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堵上“行长泄露客户信息”漏洞

2021-11-05 21:04:52 来源:宁波晚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刚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紧接着就来了……我们的个人信息究竟是谁泄露的呢?而泄露个人信息则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原行长沈某,被宁波银保监局处以从业禁止五年的行政处罚,此前沈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余姚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6000元。(11月4日《宁波晚报》)

世界真奇妙,很多想不到。原本以为银行行长这个职位是“不差钱”的,而人家高高在上的银行行长也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泄露客户信息;原本以为银行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而银行管理的客户信息,也能被泄露出去。

我们来看看这起泄露客户信息案件里的“画皮鬼”:今年48岁的沈某,系中国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原行长。2017年3月,余姚某装饰公司的负责人周某主动联系沈某,希望能帮忙搜集一些潜在的装修客户信息资料。因双方常有业务往来,且早年就相识,沈某虽明知该行为不符合银行规定,但却干起了与职业规范不符的行为。沈某利用工作之便,将包括姓名、电话、购买房屋地址、贷款数额等财产信息在内的127条银行贷款客户信息提供给周某用于其装修公司招揽业务。沈某还主动联系了余姚某在售小区所在房产公司的会计,向其索要该小区购房业主的财产信息,并最终将1100余条信息提供给周某。

最终这名银行行长被“法办”了。但是,这起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比如,客户信息是保密的,银行行长轻轻松松查阅的权力何来?为何管理客户信息的单位却成为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为何信息泄露的大门总是敞开着?不堵住这些漏洞,“行长泄露客户信息”就会一直上演!泄露客户信息的行长“从业禁止”只是5年,是不是处罚得太轻了?这样的人不该被终身禁止从业吗?

郭元鹏

上一篇:立冬闲话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