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治理“美容贷”不能止于停播广告

2021-09-29 09:42: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发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等单位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通知称,近期发现,一些“美容贷”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广电总局决定,自即日起,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美容贷”广告,对于诱导美容超前消费、超高消费等有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就“美容贷”乱象来说,广告充其量只是一些小额贷款平台业务的宣传推介,提升自身在消费目标人群中的影响力,而真正的营销,往往是实务中借贷机构与医美机构的合作甚至是合谋,假手美容服务来套牢特定人群借贷消费,从而掘出欺骗、误导的种种陷阱。

因此,治理“美容贷”乱象,限于停播广告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事实上,“美容贷”只是网贷乱象的一个缩影,其根本还是网络信贷经营规范的命题。

一方面是借贷门槛低,谁都能借,不管借贷者有没有收入能力、偿还能力,通过高利率以及暴力催收等非法手段来替代信贷风控,一度饱受诟病的“校园贷”便是如此;另一方面是通过消费实务与商家串通,捆绑消费借贷,“美容贷”即是如此,类似还有“租房贷”“培训贷”等等。这些看起来是订制的“信贷产品”,不少时候都是金融欺诈的陷阱。

可见,对于“美容贷”乱象,还是要落脚到网络信贷规范的治理。应当提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设立门槛、开办条件,清理整顿和打击非法金融平台,特别是民间非法借贷机构。同时,真正将互联网金融服务,引入到信贷服务的范畴内进行规制,规范行业借贷的行为,督促其提高借贷门槛。此外,应完善借贷运营的管理办法,为网络借贷与营销立规矩、定规则,厘清违规的界线,倒逼互联网金融借贷有所为有所不为。

木须虫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