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考古发现: 约9000年前中国南方先民已会酿酒

2021-09-10 09:34:57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万多年前,在钱塘江中上游流域,人类开始驯化野生水稻。而在约9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利用稻谷等酿酒。这是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的。

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了上山遗址。至今,同类型遗址在周边地区发现了19处。这些遗址均出土了丰富的稻作遗存,最古老的炭化稻米已有1万多年历史,为“栽培水稻源于中国”提供了丰富实证。2006年,上山文化正式命名,它是长江下游最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2012年,蒋乐平等人又在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发现了桥头遗址。它距今约9000至8700年,同属于上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它们是世界最古老的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也留下了约9000年前的酿酒遗存。

这些遗存来自部分陶器的残留物。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人类学系助理教授王佳静、蒋乐平和他的同事孙瀚龙曾对这些残留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水稻、薏苡及其他块根植物的淀粉粒以及丰富的霉菌和酵母。淀粉粒经历了谷物酿酒时必需的糖化作用,而霉菌的形态与曲霉和根霉一致,这两种霉菌至今仍在东亚和东南亚广泛用于酿酒。

他们的研究成果近日已在美国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蒋乐平表示,现在已经证实,在约9000年前,中国南方的先民就以稻米、薏苡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植物的块茎来酿酒。王佳静说,桥头先民酿的是曲酒,他们可能是通过观察发霉谷物,并反复实践,制出了原始的酒曲。

桥头遗址发现了一处被人工壕沟环绕的中心土台。那些彩陶是在土台上的多个器物坑里出土的。在土台上,考古队员还发现了浙江最早的墓葬和两具人类遗骸。蒋乐平推测,先民可能在这里举行祭祀或葬礼,并以酒为礼。

记者 冯源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