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精神的养育,从第一课开始

2021-09-01 09:05:5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开学第一课,落在白纸上的第一笔。这一课,将伴随孩子们开启人生新的航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一个脊梁笔直、人格闪亮的“大写的人”。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浸润心灵、涵养美德,当从第一课开始。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第一课,当以史为鉴。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是一笔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无论是将英雄人物请进校园课堂,还是带孩子们走访红色地标,第一课可以开启一扇窗,让孩子们通过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触摸真理温度、感受信仰力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第一课,当以德为先。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在不断启发中让孩子们水到渠成地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锤炼个人品德。在第一课中,回顾战“疫”、仰望北斗、共话奥运,引导孩子体会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牺牲奉献、什么是守望相助、什么是坚韧拼搏,进而深入思考“为什么而学习”“做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第一课,当知行合一。今天的读书郎要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不仅需要吸收汲取课本知识,更需要在时代的同频共振和实践磨砺中淬炼成长,在第一课让学生们接触社会、感受自然、体验劳动,在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中实现人生的进阶。

第一课是“起笔”,孩子们从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一定能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更好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新华社记者 胡浩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