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切莫让“疫情心理热线”冷场掉线

2021-08-02 10:00:5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您好,这里是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为您服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于1月27日大年初三紧急启动,24小时不间断运行,至今已500余天。南京疫情“突袭”后,这条热线来电有三成都与疫情相关,电波两头,一群人始终治愈着另一群人。(8月1日 《扬子晚报》)

思乡、焦虑、怀疑……疫情当前,心理情绪困扰着不少人。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青少年来说,心理的恐惧、心灵的煎熬,犹如潮水拍岸。南京这家医院的“疫情心理热线”再次火热起来,说明经历着“疫情反复”的人们,“愁闷的情绪”已经严重成为心理枷锁。

钟南山在2020年7月份的时候表示,他与一些国外医疗界的朋友交流时,经常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压力。他特别提到,“国际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这对人心理的影响要大过对身体的影响。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提升士气的办法,或者说心理疏导的办法。”可见,疫情对心理的影响是深度的,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医疗专家也“深受其苦”。因此,加强疫情期间的心理干预,心理引导,情绪应对十分必要。

具体来说,心理困扰存在这样几个层面:其一,普通百姓恐惧和无所适从感上升;其二,是“病耻感”,比如一些患上了新冠病毒的患者有一种“耻辱”感;其三,一些人情绪极度低落之后走了极端,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心理。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疫情心理问题”都不是个小问题。因此必须让“疫情心理热线”热起来。一方面是,鼓励正规医院的心理科设置心理热线,进行积极引导;一方面是,要让心理热线“热情起来”,回应市民询问切莫应付,切莫公式化;一方面是 ,要让人们形成心理问题不可耻认知,有心理问题就要大胆说出来,即便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问题,最起码通过热线可以“倾倒一下苦恼”。

别以为“疫情心理热线”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我们需要用“热情”“热心”让心理干预热心不“冷场”。疫情心理干预,是破解困扰的担当,也是给予希望的方向。

郭元鹏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