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落实反食品浪费法不能流于形式

2021-07-23 11:23:5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严重。为推动反食品浪费法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于6月中旬联合发布公告,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律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然而,记者近日随机走访北京多个餐厅发现,食品浪费现象仍然较为常见。(7月22日《法治日报》)

反食品浪费法于4月29日公布施行,民众对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藉此约束餐饮行业的浪费行为,减少食品浪费现象。从施行近三个月的整体效果看,大家的反浪费意识提高很多,对相关法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各地也纷纷在普及、落实反浪费法。不过,还是有部分餐饮企业并未严格遵守法律,反浪费措施执行力度不够,相关规定流于形式,浪费食物的现象依然存在。

按照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可见,法律明确餐饮企业要承担防止浪费的责任,并赋予了餐饮企业主动劝导权,目的就是从源头抓起,促进从业者能够积极行动,把好制止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口,实现剩余餐食、厨余垃圾减量等。

然而,从媒体的调查情况看,只有一家餐厅张贴了“制止餐饮浪费 践行光盘行动”的标语,其他餐厅张贴的多是防疫须知、卫生许可等告示。部分餐饮企业碍于经营利益,服务员担心被投诉,面对顾客浪费行为,不敢直接劝阻、收费,而是睁一眼闭一眼,顾客稍有意见,就松口放弃收费了。而且,连打包收费这个环节,餐饮企业也有苦衷,一说收费,很多顾客就不愿意打包,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是食品浪费的“重灾区”。调研发现,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

因此,餐饮企业落实反浪费法不能流于形式,要按照规定在醒目位置张贴反浪费标语,引导顾客适量点餐,培训服务人员掌握劝导技巧,认真落实打包服务,尽可能减少食物浪费现象。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巡查监管力度,督促餐饮企业主动遵守反浪费法,唤醒民众主动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制止浪费的良好氛围。

江德斌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