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是个处处飘香的日子,是时光中最有味道的回忆。
端午节的头一天,母亲会在一个大盆里泡上艾叶、柳条,用来第二天给我们洗脸。
老人们的说法是,用这样的“香水”洗脸,能避免一夏的蚊虫叮咬。
一开始,我很抗拒,因为不太喜欢那看上去绿油油的水。
母亲总是一边笑着摇头,一边掐下两朵院子里正盛开的月季花,泡进盆中。
看着盆中的水渐渐被红色、黄色的月季花瓣儿覆盖,仿佛放入整个夏天,我的心瞬间变得柔软。
第二天清晨,用那盆里的水洗过脸,就会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萦绕,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在这样的香气中,和母亲一起在大门上插上艾蒿,端午节就这样到来了。
村子里处处弥漫着艾蒿的清香之后,家家户户的厨房也忙碌了起来。
母亲在厨房里忙着洗糯米,泡红豆,备蜜枣。
我就和小伙伴一起跑到河边打苇叶。我是个急性子,看见好的苇叶,伸手就去摘,但很多都弄劈了,无法用来包粽子。
我一直很喜欢在水雾缭绕的厨房中看母亲包粽子。
她裹的粽子结实,硬朗,四角均匀。在青绿苇叶的映衬下,像别致的工艺品,俏溜溜翠莹莹的。
包好之后,放在煤炉上用文火蒸煮。不久,苇叶的草香交织着糯米的谷香,就那样袅袅娜娜地弥漫开来。
咬一口煮好的粽子,那软糯即刻入胃、入心。
吃过粽子,孩子们还会排着队去村子的庙宇中,等待系五彩绳。
那时候,虽然每家每户的日子都很清贫,但每年端午大家都会去庙上祈福,捐一些香油钱。
长长的队伍,吵吵嚷嚷的等待,系完五彩绳的孩子们,脸上都带着满足和神气,仿佛得到了天底下最好的礼物。
还没轮到的孩子,一个个翘首以待,眼睛里尽是羡慕。好像系上五彩绳,就像戴上了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是童年中最亮的色彩。
多少年后,每当我回忆起洗香水、吃粽子、系五彩绳的时光,总觉得那是岁月中最深的暖,最美的甜,最醇的香!
周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