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展会遛娃不能“遛”走了文明

2021-06-08 09:21:3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又是一年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如约而至。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央美毕业展的话题播放量达1.9亿次,堪称今年夏天京城最火展览之一。记者6月6日在展览现场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欣赏这场“视觉盛宴”,为现场增添新鲜活力虽好,但也带来了一些不文明观展行为:直接用手触摸展品、穿着鞋随意在作品上踩踏、直接扯下展品装置……美术馆内,被抹花的油画、被拉扯变形的艺术装置随处可见,令人触目惊心。(6月7日《北京日报》)

“熊孩子”将美术馆当游乐场,如同大象进了瓷器店,艺术装置受损严重。从报道来看,“熊孩子”在毕业展搞破坏,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纵容所致,家长才是“熊孩子”不文明行为的“幕后推手”。比如家长对孩子在美术馆内大声喧哗、横冲直撞的行为,并不进行制止;甚至有的家长鼓励孩子去随意摆弄禁止触摸的艺术品,还在一旁为孩子录制小视频……

现在一些家长假期喜欢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美术馆成了家长“遛娃”的胜地。但展会遛娃不能“遛”走了文明。家长重视孩子的文化素养,也不能忽视了孩子们的观展文明素养,孩子随便触摸展品,大声喧哗、嬉戏,不文明参观,家长对于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纠正,引导孩子文明观展。否则就算孩子看了再多名画,艺术素养再高,文明素养欠缺,也是枉然。

正如人们常说的: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很多10岁左右的孩子,都有一些顽皮天性,喜欢做一些恶作剧,但家长不能纵容孩子的恶作剧行为,对于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要能予以及时纠正。

“熊孩子”惹祸的事情并不少见。针对于此,一方面需要家长尽好监护人责任,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在平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遵守公共道德,更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同时,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也要加强管理,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从相关部门、学校到家庭及全社会,都要能尽好应尽责任,这样也才能少一些“熊孩子”,多一些“好孩子”。

戴先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