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有感于斯

2021-05-21 09:15:1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兰亭集序》不仅有很高的书法价值,也传递着特殊的人生哲思。这样的哲思,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意犹未尽的个人感怀,似乎有未了之意。故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却未尝揭开谜底,究竟所感者何?

岁月不居,寒暑易节,有人充满希望,有人心存悲戚。然而,不论是一世之雄,或是一世之郁郁不得志,百年以后,却也平等。每念于斯,感慨系之,不禁悲从中来。故而,《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如同哲学家尼采所说“凡是已经生成的,必将归于消失。”

可是,我们又不至于陷入悲观,更不至于陷入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之中。我们不妨旷达地去看待人生。生命固然短暂,然而何痛之有呢?按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不是很幸运的吗?其实,《赤壁赋》中,还有一层深义。即,“物与我皆无尽也。”宇宙是永恒的。宇宙的本原,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如果说宇宙的本原是物质,那么人类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一种,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随宇宙一同而永恒了吗?况且,生命科学中许多悬疑之事,尚不可解,终难知所想是否所有。因此,我们无法不对生命保持敬畏,我们无法不对生活保持虔诚,我们无法不对美好保持追赶!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院 洪晨升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