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陪伴经济”走俏,亟需服务规范“陪伴”

2021-04-30 09:10:2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速运转的都市生活中,亲人的陪伴往往成为“稀缺品”。上门为宠物喂食,陪孩子上补习班,陪老人旅游……伴宠师、亲子陪伴师等职业陪伴师逐渐成为新兴职业,但服务标准和水平也有待规范。(4月29日《北京日报》)

有多久没回家看父母了?又有多久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了?在都市打拼的你低头赶路,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和亲人内心最需要的部分。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被满足后,当代人在社会进程中的精神需求很少人去挖掘,比如基于孤独感的陪伴需求。陪孩子上补习班,陪老人旅游……伴宠师、亲子陪伴师等职业陪伴师逐渐成为新兴职业,人们甚至专门为这片前景广阔的市场蓝海,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陪伴经济”。

一项针对中国单身族的消费调研显示,有57.69%的人表示会为了排解孤独花钱,其中超过40%的人每个月为此花费约1000元到3000元,34%的人会花3000元到5000元。如果说给宠物的陪伴尚属于情感消费中的奢侈品,在“996”、“鸡娃”、老龄化现象产生的社会焦虑之下,亲子陪伴、老人陪伴俨然已成一种刚需。随着产业发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职业陪伴师”走向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我国陪伴服务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共同呵护,使其良性发展。首先,针对“职业陪伴师”及陪伴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拿出细化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并实行培训入职、持证上岗,在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同时,可探索对特殊困难的高龄老人购买陪伴服务适当给予补贴,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除了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花钱买服务”的意识之外,家庭成员之间也应主动关心,注重亲情陪伴。毕竟,亲情是无法用金钱购买服务的。

汪昌莲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