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戳穿“私人订制”瘦身骗局需打“组合拳”

2021-04-06 10:19:27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给我一份信任,还你一个无与伦比瘦瘦的你。这里有营养顾问一对一‘私人订制’瘦身套餐,助你疏通经络、排毒降脂、极速瘦身……”兜售套餐的是一个以普通食品和保健品冒充特效减肥产品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受骗女性近1000人,遍及全国各地,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

据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对这些“减肥产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是这些产品大多为普通食品,没有任何减肥功效,其中一些保健品需要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否则将对健康造成伤害。而据遭遇过减肥诈骗的消费者也直言,那些产品根本不像他们说的没副作用,能快速减肥,吃了两个星期,差不多天天拉肚子、呕东西,身上没一点力气,脑子都迟钝了……可见,这种“私人订制”的瘦身套餐不但不能“瘦身”,反而会“伤身”。同时,还收割了消费者的“智商税”。

因此,笔者以为,要戳穿“私人订制”的瘦身骗局,还需打“组合拳”。首先,电商平台应严格把好审核关、准入关,绝不让忽悠人、欺骗人的“私人订制”瘦身套餐混入平台销售,既骗消费者钱财,又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其次,公安部门要对那些打着虚假宣传“幌子”欺骗消费者的诈骗犯罪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纵容,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其三,权威部门应利用媒体和网络大力普及科学的减肥知识,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到正确、合理、科学的减肥方式才是唯一的“减肥神药”,从而帮助消费者远离忽悠人、欺骗人的类似“私人订制”瘦身骗局。

当然,消费者也要学会维权。消费者一旦遭遇类似“私人订制”瘦身骗局,应积极大胆地向公安、消保委、市场监管等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切忌甘当“哑巴”,“吃哑巴亏”,从而助长诈骗犯罪分子继续坑骗消费者,继续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

廖卫芳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