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晒娃成瘾”背后的弊端不得不防

2021-03-10 09:12:5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忍无可忍 王恒/漫画

百度百科上有个网络新词叫“晒娃成瘾”,意指习惯性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孩子的动态和照片。这个词的英文,实际是分享和育儿两个单词的结合(share+parenting),是由密歇根大学的C.S.Mott儿童医院在进行全国性调查时创造的一个词语。可见,晒娃育儿的现象中外皆为普遍且影响十分巨大。(3月9日《光明日报》)

表面上看,晒娃主要是一个家庭的私领域问题,是一个孩子的父母是否愿意以及愿意怎样展示家庭私生活的问题,遵循“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然而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尤其是站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事情可能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首先来说,“晒娃成瘾”背后的安全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父母晒出的孩子的照片,包含了儿童的姓名、样貌、就读的幼儿园或者是学校的班级、家庭住址等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进行串联起来,就可以组合成一个儿童完整的个人信息链条,在带来信息泄露的同时,也产生了人身安全隐患。

其次,过度晒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现实中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扰。有未成年人表示,因父母经常发布自己的照片、各种生活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结果这些信息被自己的同学看到,导致自己在学校里被同学嘲笑,甚至还遭受到校园霸凌、校园暴力的伤害。这大概是很多父母所没有想到的,也是应该力求避免的。

最后,晒娃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尤其在孩子可以自主做出选择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一些初中、高中的孩子表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被晒到了父母的朋友圈或自媒体,这些信息只要不主动删除,都会永久保留,结果现在自己看来,却觉得很尴尬、很难堪。

从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晒娃还是其他,父母的行为都应该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出发点,以避免儿童受到伤害为最大底线。

苑广阔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