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脱发经济”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2021-01-15 10:22:2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脱发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了维护形象,有人购买防脱洗发水、生发液等产品,有人选择戴假发,有人选择植发,由此带动“脱发经济”崛起。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假发、植发等行业背后的一些乱象需警惕。(1月14日《工人日报》)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群超过2.5亿,平均不到6人中就有1人有脱发情况。随着“脱发大军”的增多愈发火爆,“秃”如其来的商机,催生了“脱发经济”,而一哄而上之下,也随之乱象丛生。

一是夸大宣传,不公平竞争。一些防脱洗发水、生发液等产品高价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反映使用后没有多少效果。二是从业人员水准参差不齐,影响行业整体水准。由于专业植发人员严重不足,出现护士代替医生的乱象。由于专业植发人员的培养时间长,培养一个合格的植发手术医生,至少要连续半年从分离到种植全方位的实践历练,“有的机构里,上岗时间极短的毕业生就敢做植发手术,在患者头上做实验。”三是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目标。部分假发制品企业从事贴牌生产经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培育意识。假发制品生产企业之间经常争夺原材料、互打价格战,影响了国际市场,也大大缩小了行业利润的空间。

据分析,脱发主要原因是焦虑失眠、工作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手机用得比较多。显然,头发“与日俱减”,主观上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客观上是因为不堪承受的工作压力。缓解“脱发大军”的焦虑和压力,应是“脱发经济”的初衷,也是道义责任。显然,“脱发经济”不能见利忘义,让“脱发大军”“雪上加霜”。

专家预测,疫情结束后,植发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只有专业、正规的植发机构才能持续存活。但面对“脱发经济”火爆当中暴露的问题,有关方面应该加强引导和监管,把“脱发经济”引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不能任其野蛮生长,以确保“脱发大军”的权益不受侵害。

钱夙伟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