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祁门:放大优势 补足短板 推动金字牌镇实现崛起赶超

2021-12-29 21:21: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黄山市祁门县金字牌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思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机遇,结合镇域实际,科学制定“1154”总体目标体系,推动金字牌镇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崛起赶超。

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崛起赶超的决心底气。站在“十四五”新起点,金字牌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崛起赶超新风口,迎来大有可为新阶段。一是区位优势明显,金字牌镇地处近郊,黄祁高速、皖赣铁路横贯东西,G237国道穿境而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汇聚流动。二是工业优势明显,恒源陶瓷、祁门水泥、华博纺织等一大批规上企业坐落金字牌。2021年,盛鹏科技与国药益诺思签订总投资3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新注册成立的黄山益诺思完成首轮9500万元的注资,填补了祁门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空白”。祁源春茶厂、顺成工艺品厂、闪里工艺品等小微企业主动入驻。三是文化优势明显,瓷文化声名远扬,太后瓷土矿曾与祁门红茶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左田”社景、“古松源”石坑、“东许名家”双溪流等古村星罗棋布。人文历史璀璨,“理学名贤”汪克宽墓、汪机墓坐落本地,傩舞“游太阳”被列入省第五批非遗项目名录。四是资源优势明显,莲花村耕地、水利资源得天独厚;横联村瓷土资源丰富;石川村作为国家森林乡村,生态优越,是康养休闲、精致农业的不二之选;集镇区域作为祁门瓷厂旧址所在地,商业兴旺;洪村村交通资源、特色种养殖产业独一无二;继光村毛竹、林场和即将崛起的现代服务业不遑多让。

贯彻新发展理念,描绘崛起赶超的美好蓝图。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金字牌镇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到各村调研310余次,经多方征求、反复研究,制定出“1154”总体目标体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金字牌镇打下坚实基础。“1”,就是打造镇域国道沿线最美风景带,全力做好从楠玛岭至继光村段生态环境质量提升。“1”,就是全力建设金字牌镇工业园区,推动“工业重镇”质变为“工业强镇”,加快推进成片开发方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进更多高附加值企业入驻。“5”,就是抢抓区位、交通叠加优势,厚植发展沃土,重点打造以木竹加工为主的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区。蓬勃发展洪村片生猪、白鹇鸡等特色种养殖业,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省、市示范点,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样板区。抢抓紧邻县经济开发区位置优势,借助“瓷情部落”、“亲密农场”等重大项目落地优势,发展夜间经济等服务业态,打造业态繁荣示范引领区。依托东路成片土地、水利等资源禀赋,放大莲花村粮油产业优势,巩固拓展石川村国家森林乡村成果,加快推进莲花村新田园睡眠康养、石川村精致农业项目,打造文旅康养先行创建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紧扣“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做好动态监测,稳步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打造美丽幸福宜居宜游区。“4”,就是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显魅力、更加幸福的现代化美丽金字牌。

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崛起赶超的动力动能。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经济一再受到冲击,生态绿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全局高度精准把握和系统推进。就金字牌镇而言,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将创新发展作为核心动力,让产业筋骨“强起来”。立足现有经济基础,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新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产业项目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发展,支持黄山益诺思、恒源陶瓷三期、欧邦机械表面处理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为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运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加快推进“亲密农场”、新田园睡眠康养、石川村精致农业、继光村毛竹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蓬勃发展泉水鱼、油茶、白鹇鸡等特色种养殖业。借助皖南油茶博览园、祁红科技博览园等重大项目落地优势,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拓宽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推动形成创意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理念,持续深化“四送一服”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帮企业办事解难、出谋划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二是将城乡建设作为主要任务,让全域品质“提起来”。把启动“两中心”建设、集镇饮用水提升和金字牌镇工业园拓展等“三件大事”,作为为企业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继续推进集镇风貌整治,加大对道路、给排水、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立足现有基础,编制集镇规划与村庄规划,加强风貌整治,更好满足资本需求、市场需求,让现代化治理先行示范镇成为金字牌独特的“IP”。三是将民生福祉作为第一基调,让幸福指数“升起来”。紧盯五年过渡期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镇域236户706人脱贫户动态监测,健全网格员和包保联系双重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精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力争市级表彰“四连冠”。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外防输入、人物同防”要求,安排各村和社区特别是莲花、横联片外出务工较多、经济基础较好、与外界接触较为密集的片区,采取返祁人员每日报告制度,从源头稳控来之不易的安全局面,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

(赵功正)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