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2021年安徽省徽学学会学术年会暨“徽州文化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黟县举行

2021-11-14 22:07:5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陈露 凌晓寒 何彦铭) 千年古县高朋满座,桃花源里共话徽学。11月14日,2021年安徽省徽学学会学术年会暨“徽州文化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市黟县举行。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省徽学学会会长洪永平,安徽省政协常委、省徽学学会顾问万以学,黄山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范荣晖,黄山市委常委、黟县县委书记叶建强,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雁雷,安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省徽学学会顾问王世华,黄山学院副院长、省徽学学会副会长胡善凤,黄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一级调研员、省徽学学会副会长杨永生,黟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戴炜,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省徽学学会副会长周晓光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安徽省徽学学会、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 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共黟县县委、黟县人民政府承办。

此次会议,是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徽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徽文化软实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集思广益。

在徽州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孕育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徽州文化。徽文化全息包容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凝结了千百年来徽州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徽州传统村落的灵魂,只有注入了广博、深邃、辉煌的徽文化,徽州传统村落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徽州乡村振兴离不开徽文化的复兴和繁荣。

黄山市黟县作为古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优秀传承地,自公元前221年置县以来,完整经历了山越文化、中原文化、新安文化的撞击、交汇、融合。千百年来,黟人节俭的生活方式、古朴的民俗民情、众多的聚族村落、纯实的民间歌舞、缘古的地域方言、厚重的楹联匾额、天然的饮食特产,融合成徽文化的最基本因子。

不仅如此,黟县还是徽文化的创新策源地,该县坚持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定位,围绕打造文化繁荣模范区目标,坚定文旅融合,厚植徽文化元素,深挖徽文化资源,赋能徽文化价值,系列推出饱含徽文化标识的乡村旅游、徽派民宿、“五黑”特色农产品等,着力打造黟县版的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独特IP, 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优秀旅游县域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县、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等诸多重要荣誉。同时,黟县还深入挖掘“徽州楹联”“作退一步想”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把县域文化、地方民俗融入法治、德治宣传,充分发挥教化育人、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典型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宣传报道,荣列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省“三治融合”试点。

近年来,黄山市黟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作用,在挖掘地方文化、推进乡村志书编撰、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创新、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奋发有为、成绩斐然。县委书记叶建强希望,以此次盛会为契机,荟聚力量,守正创新,进一步挖掘黟县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突出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