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徐雅娜 方晓坚)一提起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人们就会想到豆腐村这个名字。村里大部分村民世代以制作豆制品为生,几十年下来,如今的“豆腐干”已成为当地的一项特色产业,小小豆腐干撑起了一方村民的幸福生活。
位于村口的小阿东豆制品加工厂就是村里豆制品产业发展的受益者,近日,记者走进加工厂,工人们在各自位置熟练地进行着手里的工作,磨浆、煮浆、过滤、再煮、定型、抹盐、烘干……忙而有序。
该厂的销售经理汪尧向记者介绍,他们家从祖辈开始就从事豆制品制作,过去,老一辈人制作生产的豆制品各类较少,收益也不高。
豆腐由于口感爽滑,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可蒸可炖可煮可炸,因此受了大众的喜爱。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他们在制作生产过程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在厂房内,记者就看到一种很特别的豆腐块。
“这样一款豆腐,跟我们平常看到的豆腐干、豆腐片都不一样,这个是应接市场的需求,新研发的一个新产品。目前也刚刚进入市场,这个设计的其实也蛮有意思的。你看它是外方内圆的,就是象征着我们中国人的一个说法天圆地方,中间这个德字是我们家做生意的时候,一直要传递的这样的一个信条,所有的生意人,一定要以徳居正、以诚为本这个意思。”汪尧向记者介绍。
汪尧介绍的这一款新研发的产品,名叫德字干,它比平时的豆腐干要厚,它的质地更柔软,入口更爽滑,适合老年人食用。这也是他们家多个新产品中的一种。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创新,他们厂已经实现豆制品多元化发展,由原本单一的豆腐片发展到如今16种豆制品。
据汪尧介绍,过去的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单一的豆腐片,现在把豆腐干扩展到内脂豆腐、水豆腐、老豆腐,还推出了刚刚讲的到豆腐片,豆腐干,还有零食的这种五香的茶干,然后麻辣茶干。
丰富的产品种类、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更让市场的销路一下子打大了。汪尧告诉记者,夏季是豆制品制作的淡季,每天发货都在4000斤左右。旺季的时候会多一点,四吨到五吨的样子。
一个小小的豆腐块也成了他们家致富的“金钥匙”。“过去我们的年收入大概在3万~5万,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整个厂的年效益大概在600万左右。对于我们自己来讲,日子肯定好过很多”。汪尧坦言。
然而他们的目标还不止这些,多年来与豆腐为伴,也对它们产生的感情,汪尧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谋划建造一个豆制品展示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豆腐。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豆制品制作的工艺品,包括年代比较久远的传统的工艺,还有五个朝代的一些制作工具,目前在等待选址,确定之后,就可以向世人展示。
如今一家人每天围绕着小小的豆腐块,幸福而快乐地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