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陆钱梅 陈云明)近年来,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芦荔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探索出一条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发展道路,拓宽村集体和农民的增收渠道,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芦荔村为从根本上破解耕地抛荒难题,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驻村选派干部的带领下,通过充分调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打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水稻种植。2019年8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成立祁门县芦荔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党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的运转模式,流转本村村民抛荒耕地两百余亩,生产期间的插秧、除草、施肥、收割、田间管理等农活,全部安排当地脱贫户、农户,使农民获得劳动报酬近7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
科学种植,生态发展。合作社坚持生态立农的理念,加强田间管理,始终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激素,在施肥上把种植红花草作为绿肥,配施水稻配方专用肥和有机肥,除草全部采用人工拔草,治虫方面以插置黄板,室外灯光诱虫等物理方式,以保证安全、优质、口感上乘的稻米。通过科学管理,2020年该合作社的普通米(晶两优黄莉)、优质米(野香优莉丝)售价分别达到8元/公斤,16元/公斤,价格比市场价高出2-8元/公斤,实现了优质优价,当年销售收入达26万元,纯收益8万元,预计2021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万元左右。
多措并举,拓宽销路。合作社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大米销路。一是做大做强品牌效应。申报注册了“芦荔清水田”商标,通过微店、论坛、手机农产品APP平台,实行“订单生产”保证大米产品销售;二是寻求对接稳定的客户单位。合作社与县内各大超市、新飞电子、阊华电子、瑞园外校等单位结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有效解决合作社大米的销售问题;三是规模经营,减本增效。为以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占领市场,合作社今年又以农户土地入股形式流转了200亩水田,并对种植范围内的抛荒田块30余亩进行复垦。
目前合作社共计社员104户,流转水田404亩,带动村内4户大户种植水稻720亩。合作社采取统一购种、统一插秧、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六统一”的种植模式,实行抱团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耕地抛荒难题,而且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下一步,芦荔村将采取合作联社的方式吸引周边邻村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在粮食产业上做到统一品种、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完善“三品一标”的认证、电子商务相关工作,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