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探索传统食品小作坊转型升级 打造徽州高质量乡村振兴名片

2021-09-02 11:27:3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徽州美食品种丰富,以臭鳜鱼、毛豆腐、黄山烧饼、土月饼为代表的徽州美食享誉全国。在黄山市徽州区,食品小作坊因拥有传统工艺保留了食物最鲜美的味道,一直以来都是游客和消费者购买特产的首选,但环境差、设施简陋也是现如今徽州小作坊的通病,同时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近阶段,徽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多种形式创新核查监管模式,助力全区食品小作坊转型升级,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选优评优,建设一批优秀样板小作坊。在往年示范小作坊的基础上,徽州区市场监管局提高标准,在不破坏传统工艺和民宅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更衣室、消毒间、洗手池等设施,同时对墙裙、地面及吊顶进行改善;软件方面,各小作坊对索证索票、季度自查、销售去向进行登记,做到原料可溯源、产品可召回。首批,徽州区市场监管局共建设优秀样板小作坊共8家。

2、创新方法,实施一种“交流式”监管模式。以往对新开办小作坊或老旧小作坊提出要求都是以书面文字的方式,小作坊主往往都是低效率整改。现阶段,徽州区市场监管局以首批8家优秀样板小作坊为现场,以现场观摩、现场培训、现场交流的参观方式,让小作坊主们初步掌握样板小作坊的食品制作流程布局、消毒设施利用、加工车间布局、进销台账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等规范化管理应用,同时互相交流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共同进步升级。目前,徽州区市场监管局以这种模式共帮助7家小作坊取得登记证,助力10余家小作坊转型升级。

3、“管服”结合,打造一张高质量乡村振兴名片。一是提炼精化,放大品牌效应。通过深挖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名片,提炼出“西溪南土月饼”、“呈坎毛豆腐”、“金家酱牛肉”等区域特色品牌,帮助其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推动传统小作坊食品品牌化发展;二是依托乡村电商平台,搭建产销平台,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促农增收,目前,徽州区通过搭建“小作坊+大型商超”、“小作坊+大中型餐饮店”、“小作坊+农贸市场”等多种订单销售模式,借力“抖音”、“淘宝网”等电商平台,促进小作坊食品产业持续发展。

(潘冬冬 施亚磊)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