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韩惠 记者 禹志强 祝亮)经过紧锣密鼓筹备,近日,位于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的大学科技园3期开工建设。项目包括四栋标准化厂房、一栋研发综合楼、一栋公寓楼,规划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
共建大学科技园是相山区人民政府与淮北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协议旨在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部署,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充分依托淮师大科技、人才、智力和学科优势,着力打造相山区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的新基地。
2020年5月14日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以来,相山经济开发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缓解园区用地紧张,为入驻企业用地腾出空间。大学科技园一期、二期都相继投入建设,并建成1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4栋),研发大楼(6300平方米)、中试车间(8000平方米)、人才公寓96套、职工食堂等,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了便利的发展平台。
据了解,大学科技园重点引进生物科技、电子信息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辅以金融、检测中心等与产业孵化相关的配套机构,为初创型企业进行培育孵化。截至目前,已累计入驻11家电子信息企业。
筑起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由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建设的淮北禾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就在科技园里扎下根来。“入驻‘园中园’大大减少了企业建设厂房的固定资产投资,缓解项目前期建设资金压力,提高产业项目落地效率,促进企业快速投产。”副总经理徐德军介绍,企业2021年1月筹建,8月份即取得CMA认证后陆续开展业务,服务的客户群体已经包括恒源煤电、英科医疗等淮北知名企业了。“目前我们的业务以环境检测为主,首批检测项目扩至100多项,下一步还将补充检测仪器、技术人员开展食品检测项目。预计正式投产后年产值1200万,税收150万元,不仅可服务于淮北企业市民,更力争将业务扩展至周边江苏、河南、山东等省。”
“淮北正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相山经济开发区把握产业转移趋势,提升‘双招双引’实效。尤其是围绕生物科技、电子信息等关联企业,补链强链,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汝东长介绍,以大学科技园为契机,园区全力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培育基地、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的中试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力争3年获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年实现百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