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吴永生 张潇)9月上旬,淮北市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突出民生主题,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有力地推动了今年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濉溪县共实施31项民生工程,全年计划投入资金24.12亿元(不含棚户区改造资金),截止到8月底,已累计拨付各类资金18.77亿元,占全年计划资金的77.81%。其中,补助补贴类项目完成情况较好,均能按照序时进度拨付;工程类项目建设进度相对缓慢。同时,受疫情影响,幼儿、中小学及中职教师就业培训类项目未能如期开展,目前还处于招标阶段。
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通过调研视察,指出了今年以来民生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民生工程谋划科学性有待加强;二是民生工程建设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宣传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为此,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建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精准谋划民生工程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规划引领,特别是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校舍维修、“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项目,要充分结合村庄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协同推进,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和不必要财政负担。要加强项目论证,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建设规模、资金来源、运营能力等,结合濉溪发展实际,有重点、分步骤地谋划实施有利于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民生改善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好基础、补齐短板。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民生工程建设的质量。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地管理办法,克服民生工程“自评”问题,落实项目主体单位、监理单位监管责任,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进一步加强工程类项目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对重点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把审查结果与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干部任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内部监督作用。加强对建后管养工作的研究,努力克服“建管分离”的问题,落实落细管理责任,提高民生工程长久效益。
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还提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机制创新,促进民生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建立人大代表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民生工程意见征集、问题反映、民主测评和评议等方面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民生工程建设。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项目主体单位落实监管责任不力的进行约谈,严重的给予问责,确保民生工程项目真正惠民、利民。认真总结刘桥、百善等先行试点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动民生实事票决制在全县民生工程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真正实现民生工程建设由“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