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彭先进) 上好学是重要的一项民生工作,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淮北市濉溪县教育局着眼长远发展,把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统筹规划、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努力解决好城镇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缓解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提高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为濉溪县争创全国百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领导,统筹各项工作。濉溪县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教育局等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共濉溪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为全面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多措并举,扩大学位供给。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满足城区学位的需求,新建学校城关中心学校第二小学、城关中心学校第一小学西校区2021年秋季将进行招生,各招生200名,城关中心学校第三小学明年秋季开始招生;在濉溪二中原校区成立濉溪县第二实验学校,去年已开始招生;淮北卫校搬迁之后,改为濉溪县新城中学校南校区,创办一所九年制一贯制学校,2021年秋季开始招收七年级300名,一年级100名;开发区中心学校北扩将增加学位1200个。另外,2022年在河西新区及经济开发区将新建2所学校,拟设置90个教学班,设置学位5640个。
根据实际,合理划分学区。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招生文件精神,学区划分按照相对就近、总体稳定、局部微调的原则,依据户籍住址、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参照街道、路段、社区、地理位置等,对部分学校学区进行了适当调整。学区划分为独立学区和交叉学区,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能够相对就近全部入学。其中交叉学区对应多所学校,由适龄儿童少年自主选择相应的学校报名,若选择报名学校相对集中,超过招生计划时则电脑摇号录取,摇号落选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就读学校。乡镇公民办学校的原则上在乡镇辖区范围内招生,不得跨学区招生。城区民办学校原则上在濉溪镇和开发区范围招生。从根本上解决学区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全部免试就近入学。
顶层设计,调控民办占比。今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以及省市教育主管文件精神要求,从2021年秋季开始,我县各民办学校起始年级需在县域内招生,不得跨县录取。今年秋季招生计划进行大幅度地缩减,为历年来之最,随着政策的调整今后还将继续缩减,民办学校的缩减,许多符合条件适龄儿童少年将流向各公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解决上学贵的问题。
拓宽渠道,扩充教师队伍。通过全县公开招聘教师、人才引进、优秀大学生引进、保育员的招录等政策,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今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35名,计划招聘新任教师46人,引进在编在岗优秀教师、优秀大学毕业生及民办学校在职优秀教师若干名。所有新招聘教师根据各学校学科教师余缺情况,合理推荐到空编学校,尤其是农村空编中小学任教,确保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促进了城乡均衡教育的发展。
主体引导,开展课后服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各学校大力提高课后服务条件,配足配齐教师,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确保经费筹措到位,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目前。教育局正积极收集课后延时服务的反馈信息,根据试行过程中各方反馈意见适时进行调整改进,并鼓励全县根据实际今年秋季9月1开学后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下一步,濉溪县教育局将锁定目标,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加快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步伐,扩大公办学位总量,深化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和“县管校聘”改革,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确保破解上学难和上学贵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让百姓获得更多的教育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