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北 > 正文

濉溪县铁佛镇: 秸秆变废为宝促增收

2021-06-10 23:06:0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志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吴永生 王媛媛)小麦丰收,地里的秸秆怎么处理?一家一户不方便运输,成为种粮农民的心头病。如今,在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油榨村,1.35万亩麦地里的秸秆被第三方企业打成捆回收,通过揉丝加工成小方捆,再运往全国各地变成饲草,不仅不耽误农民夏种,而且还给村集体带来了32.5万元的收入。

6月5日,在油榨村的一处麦田里,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流水作业,原本散乱的秸秆被打成500斤左右的大圆捆,由叉车送到汽车上运走。“我们只管把麦粒收走,秸秆留在地里,很快就有机械来把它们打捆运走了。”油榨村66岁的村民杨德军说,一亩地上的秸秆两分钟不到就能完成打捆,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前打捆打的是小方包,地里的秸秆收拾得不干净,影响了夏种,今年打的大圆捆干干净净,不仅不误农时,而且不收农民一分钱。”70岁的老党员杨德恩说起打捆离田的好处,赞不绝口。

油榨村的打捆离田作业得益于该村的濉溪县刘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组织自有的16台大型打捆机参与本村秸秆回收的同时,还发挥合作社联系广泛优势,吸引来自东北地区的40名打捆机手带着大型打捆机加入到当地秸秆打捆队伍中来。

在村民杨德军的地块,来自哈尔滨的机手王明柱正操作210马力大拖拉机加挂的大打捆机对收获后的秸秆进行打捆,不一会儿就从出草口“吐”出了一捆打包好的巨大圆包。王明柱告诉记者,他们的打捆机一天下来最多能打捆800亩地,作业效率非常高,在该村打捆的同时,其他机手经过合作社介绍,还到周边村庄以及孙疃镇燕头村等地开展打捆作业。

濉溪县刘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端文告诉记者,夏收前,他们与油榨村签订秸秆回收协议,以每亩25元的价格回收该村1.35万亩小麦秸秆,秸秆短暂停放到村里的草场,加工后将被及时运送到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全国各地的牛羊牧场销售,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

“秸秆运走了,消除了焚烧秸秆的隐患,对村民来说既省时又省事,对村里来说增加了一大笔集体收入,村里把这些资金都用到村公益事业上,实现了一举多得。”油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立海如是说。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6-10 21:52:10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行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行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行[详细]
2021-06-10 21:50:47 【央视快评】学史崇德,传承红色基因涵
【央视快评】学史崇德,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品德
【央视快评】学史崇德,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品德[详细]
2021-06-10 19:12:22 合肥出台《实施方案》改革完善社
   合肥出台《实施方案》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其中对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作出具体部署。[详细]
2021-06-10 19:10:31 高温津贴每人每个工作日不低于15元
高温津贴每人每个工作日不低于15元
我省调整高温津贴标准出炉[详细]
2021-06-10 18:05:07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泾县举行    各地百余项活动轮番上演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吴笑文)今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详细]
2021-06-10 17:37:17 安徽巢湖:文件“云端走” 群众“少跑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日(窦家丰 胡友韬 方娟)前,巢湖市苏湾镇苏湾社区半份...[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