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王晨 谭昌领)判令侧重证据,若缺乏旁证如何拍板?近日,家住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陈楼村马家村民组马云某、马玉某,因土地争执产生分歧,两人争吵中找到村信访调解室评理。
村信访调解员及时接访,耐心劝说双方心平气和冷静下来。待情绪稳定下来,让当事人面对面倾诉“委屈”,分别表达心声。调解员仔细梳理分析,两家人坐落在村西头的住宅相邻,马云某房屋偏东南角,马玉某房屋偏西北角,中间夹带一块半亩的闲置地皮,且种上了庄稼。多年来,自从这块闲地耕种后,两家人引发了争端,矛盾纠纷愈发复杂,大小冲突加剧,成了双方当事人的“心头病”。双方均表明,闲地半亩中自家拥有3分,对方只是2分,焦点也就是1分地的争议。那么,两家人仅从地标阐明地界,欠缺具有支撑力的物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曲直陷入僵局之中。如果此桩分歧不能定纷止争,两家的矛盾“疙瘩”难以解开。
调解员现场调查时,马云某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10年前,马玉某宅基是与本村马长某置换而来,并非马玉某原有的地基。遗憾的是马长某早几年已病故,当时也没有第三方以及文字旁证,唯一的链接证人已经不在了。调解员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处境,折中处理“中间拉”,希望双方各自谦让一步,求大同存小异,终于打开了当事人心扉。双方不再争吵,纷纷沉思不语,现场由阴转晴。调解员不失时机,争取双方意见建议,半亩地对半耕种,一锤定音,在没有证人的调处中,成功化解了一桩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