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邹晨光 范胜明 周春煦) “我们这次过来参观纪念馆,就是想引导孩子缅怀先烈,奋发学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近日,游客朱珊珊带着孩子从市里驱车前往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参观瞻仰。“再次来到这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有新修的纪念广场,增加了总前委雕塑,还多了一架飞机,红色文化内涵越来越重了。” 朱珊珊说。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双堆集因境内有尖谷堆、平谷堆两处新石器时期遗址而得名,因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而闻名。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镇区南面,占地10.6公顷,于1976年筹建,1981年10月纪念碑落成,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纪念碑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张爱萍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秦基伟为烈士墓题词,启功题写陵园匾额。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为了把缅怀先烈和促进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结合起来,从2013年开始,纪念馆便采取“向中央和省里争取一点,自个再筹一点”的办法,先后投入多笔专项资金对陵园进行了改扩建。
“此次改造采用园林设计的手法来规划陵园,打破了以往那种给人形式单一的感觉,营造一种绿意丛生、祥和安逸的氛围。”工作人员边走边介绍。
几年来,双堆烈士陵园按照园林化、艺术化、立体化、个性化、产业化“五化一体”的要求改造。除了兼顾个性特征,还运用了轴线、对称、空间序列等手法,并配合草坪、树木、廊道等造园要素,呈现了综合服务区、国防教育区、中央缅怀区、纪念馆区、烈士墓区等功能区,既表达出庄重、肃穆,又体现出亲切、宁静。
“为了增加浓郁艺术氛围,这里还新建了不少雕塑。”工作人员介绍。“五大常委”雕塑、“老兵”雕塑、“浴血奋战”雕塑、淮海战役歼灭战“大事记”铜浮雕、纪念馆序厅五星图案浮雕和两侧的“突破汽车阵”“民工支前”浮雕等相继完成,不仅增强了园区的观赏功能,还让游客体会到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
采访中,记者来到新修建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新修建的纪念馆采用对称两翼展开及“穿衣戴帽”设计,远观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既风格沉稳、又体现特色。修建后,除了展馆面积增加一倍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现代科技手段。在这里,影像全景技术、动感技术、虚拟成像技术、实景模拟技术等,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双堆集歼灭战波澜壮阔的宏大战争场面,让每一位来这里参观和学习的人都能感受到革命成功的艰辛不易。此外,在馆里陈列的珍贵历史照片、文物以及作战地图、图表、沙盘模型,也展示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胜利进程。
近年来,随着双堆集红色文化、绿色产业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来这儿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一天天地多了起来,年接待参观游客达80万余人次。
今年1月14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馆还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一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双堆集红色资源和人文底蕴,全力做好接待服务,并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等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在青少年中落地生根、入脑入心。” 双堆集镇党委副书记王传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