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吴永生 邹杰)“还是党的政策好,特色产业奖补让俺家发了牛财,摘掉贫困帽子。”日前,在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浍北村会议室,村民朱兴富在介绍自己的脱贫经历时说。现年58岁的朱兴富,家住濉溪县南坪镇浍北村东朱庄,家中4口人,两个女儿。2015年,他的妻子患脑血栓,花光了家中积蓄,2015年12月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11月顺利脱贫。
从一个贫困户到养牛致富户,由曾经的艰难度日到现在的幸福甜蜜,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2015年,妻子生病,家中遭遇不幸,在南方某建筑工地打零工的朱兴富不得不回到家中照顾妻子,除去医药费和生活开支,家庭年收入所剩无几。何日能还清债务,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不甘贫困的朱兴富常常在想自己应该怎样找到出路。他说,“在我面临绝望的日子里,是精准扶贫给我带来了希望,重启了我生活的信心。”
精准施策中,几年来,朱兴富家通过享受健康扶贫、企业分红、公益岗、代缴新农合、危房改造、教育补助等政策帮扶,家里的日子日新月异,越过越红火。朱兴富时常对帮扶人说:“国家好政策我们赶上了,不能老当贫困户,得早日脱贫,不能光靠上级帮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6年产业奖补政策实施,对朱兴富一家来说是个好机会,本地种植玉米的多,玉米秸是黄牛的好饲料,适合黄牛养殖,原本喂养的黄牛仅有3头,现在已经发展为15头牛。目前,一头牛价值1万元左右,他家的黄牛价值15万余元。在奖补政策的推动下,朱兴富租种的20亩土地之中还专门种植了5亩红薯,村里同时免费送给他一栋节能温室大棚,支持他发展大棚黄瓜。正是以好的政策为支撑,加上脱贫致富的志气、真干善干的精神,朱兴富一家不仅在2017年实现了脱贫目标,还在致富的路上领了先,成为脱贫致富的模范。
现在牛群在一步步扩大,养殖技术也已成熟,在他的影响下,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惠要西、张丽、惠要好也都发展了养殖业,同时种植大棚黄瓜,全村已有20多户发展了特色种养业。
南坪镇扶贫工作站站长谢辉介绍,2016年至2020年,全镇共实施项目5011个,拨付扶贫资金1991.86万元。其中,自种自养到户项目4326个项目,拨付财政扶贫资金1391.35万元;到户入股分红项目664个,拨付扶贫专项资金105.04万元;扶贫产业园项目1个,拨付扶贫资金60万元;到村项目20个,拨付扶贫专项资金435.47万元。2017年至2020年,南坪镇扶贫产业园和到村项目共产生收益或租金7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