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周鲁进)战鼓催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淮北市濉溪县韩村镇坚持“送钱送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的理念,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精准施策,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发力,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助力乡村振兴。
建强队伍,尽锐出战脱贫攻坚。
建强村“两委”干部队伍。不间断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脱贫攻坚业务培训、政策宣讲等方式,提高“村两委”干部脱贫攻坚业务能力,依托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村级帮扶干部的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带领和引导广大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建强镇级帮扶干部队伍。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为帮扶责任人,每人帮扶贫困户2-5户。以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为主要目标,加强镇级帮扶干部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帮扶干部业务能力,从扶贫政策宣讲和落实、扶贫手册的规范化填写、建档立卡APP使用等方面开展培训,积极提高帮扶干部脱贫攻坚业务技能,让愿意干、能干的干部多起来,让他们“会扶贫、真扶贫”,切实把党组织的服务作用覆盖到每户贫困户,全面形成党建引领扶贫的强大局面。
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
聚焦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充分整合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投入资金的作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党支部+贫困户+合作社”、“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几年前,我村是镇里有名的经济‘空白村’,没有一点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于村‘两委’无钱办事,导致村基层党组织有心无力。后经村‘两委’人员反复探索,借着扶贫项目资金,最终决定还是在土地里‘淘金’,建设扶贫蔬菜大棚,发展特色产业。2018年利于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和县级扶贫捐赠资金15万元,建成占地43亩的大庄村蔬菜小区,蔬菜小区共建21座蔬菜大棚,蔬菜小区的建成,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4万元。大庄村共有贫困户12户35人,每年有15人左右在村蔬菜大棚里打零工,12户贫困户全部不同程度享受村蔬菜大棚收益分红,村蔬菜大棚让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濉溪县韩村镇大庄村党总支书记周德明介绍说。
2016年以来,韩村镇农业特色种养类共实施项目79个,其中镇级实施3个、到村项目17个、到户项目59个。资金投入总量944.03万元,户均2.17万元,覆盖率90%以上。培育带贫主体15家。建立扶贫示范基地2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个、绿色认证3个,平台销售扶贫产品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个,在贫困户中遴选科技示范户16户。所有项目均正常运转并完成目标效益。
推行“1+1”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主,一村一策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综合经营公21个,马店村被评定为淮北市首批信用村。以服务煤化工基地为切入点,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组织联合、发展融合、资源聚合的工作思路,开展“1533”行动,示范区所辖大殷、马店、小湖集体经济收入比2019年增加90余万元。2020年,全镇1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村7个,50万元以上村3个。
“越到最后关头,越要保持慎终如始的态度,越到最后时刻,越要重锤响鼓。我们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和韧劲,时刻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惠利于民。只有通过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才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助力乡村振兴。”韩村镇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