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王陈陈 穆廷法 申安蓓)2015年8月19日,安徽省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驻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这一年,身在淮北的陈嘉盛,进入淮北市濉溪县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历练”。
时隔五年,山南市人民医院在设备引进、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均得到稳步提升。而此时的陈嘉盛,也已成长为主治医师。
2020年7月23日晚,作为安徽省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一员,陈嘉盛和28名队员一起顺利抵藏,在山南市人民医院开启为期1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尽管面临高原缺氧种种难题,但这里需要我,所以我来了,不后悔!”近日,在采访中,陈嘉盛的喘息声有些略重。
陈嘉盛(左二)诊疗患者。
援藏是一份担当,更是一份奉献。
山南市位于西藏南部,平均海拔3700米,低压缺氧,昼夜温差大,气候、环境条件较艰苦。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包括陈嘉盛在内的六批医疗队员,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失眠、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症状,并承受着对家的思念之苦。
被委以山南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这一重任的陈嘉盛,深知急救医疗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藏区道路交通复杂,交通伤、外伤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当机立断地正确处置最为关键。每天下班后,他基本待在住处,以确保接到医院电话后,尽可能地在5分钟内快走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临危决断,挽救32岁年轻生命
陈嘉盛(右一)参与义诊。
一患者,因车祸致外伤1小时入院,面色苍白,血压44/26mmhg,意识模糊,病情危重,但无明显外伤。陈嘉盛根据经验,判断是腹腔出血,果断拒绝了值班医生提出的转入ICU建议,提出立即手术,并给予深静脉置管、床旁超声、术前检查,以及急诊剖腹探查,最终确诊为肠系膜动脉波动性出血。术后,患者血压很快稳定,后期康复出院。
多学科专家会诊,有效提升诊疗水平
援藏医疗队从第一批到现在的第六批,名称里都有“组团式”三个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在列的每一名队员,来自全省各地市医院的佼佼者,要做到团结一心、携手并进。
一七旬患者,因意识模糊、憋喘一天,在家人的陪同下来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陈嘉盛考虑其慢阻肺,且伴有呼吸衰竭、心衰、肺炎,当即邀请医疗队队友会诊患者的病情,拿出最佳方案。
转眼,进藏已有7个月。陈嘉盛不负众望,在做好医生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健康知识进基层活动,为当地干警做了多场生动的医学专业授课,充分展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医者风采。
他的优秀表现获得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认可。日前,濉溪县医院收到了一封来自藏区的感谢信。信中提到,陈嘉盛医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来到藏区后,主动放弃休假,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坚守在疫情防控和临床一线,向濉溪县医院及陈嘉盛医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陈嘉盛不久前回到家刚刚休息半个月,就主动写了申请书,得到批准后,于2月5日过年前赶赴藏区值班,坚决守护藏区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