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 闫肃 吴永生 徐峰)淮北市刘桥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坚持因地制宜,多举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推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20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至10万元的村3个,10至50万元以上的村12个,50万元以上的村2个,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400万元。
刘桥镇全力打造快速突破、高质量振兴、后发优势充分彰显的发展样板。该镇优选领头雁开拓新视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优化年龄结构及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学习提高,切实增强镇村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强化责任融入奖惩机制。该镇党委、政府严格把关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每月进行督查、验收,对收入滞后和项目进展缓慢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对收入较好的村,每村奖励10万元用于继续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发展特色种植的村,给予每亩200元补助。盘活资产资源增创收益。该镇对村级集体土地升级改造727.61亩,新增收益57.4万元。收回原试验田185亩,统一调整租赁价格后比原收入翻倍。大力治理王引河、南沱河与直河,将河岸土地进行拍租,拍租费用全部返还到沿岸各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共计75.1万元。
按照濉溪县委的部署要求,刘桥镇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区,示范区覆盖六个行政村、37个自然庄、18个支部、715名党员。推行党组织“活动+功能”模式,发挥“一组一会”优势,成立黄蜀葵种植、葡萄种植等多个功能性党小组。任圩村、小城村等4个村融合发展,打造251亩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当年收益32.55万元。
任圩村扶贫产业园助农增收。
村集体收入的增加,收益投入到村公益事业,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该镇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将集体经济收入纳入三资管理,用于修缮道路、安装路灯、建造机井、土地旋耕等公共设施和服务,或开展节日慰问、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保障乡村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
隆冬时节,走进刘桥镇关帝庙村蔬菜大棚,反季节辣椒郁郁葱葱,一个个又细又长的辣椒挂满枝头,浅黄色的花朵散发出清香,新建设的高效农业种植大棚里作物长势喜人。
按照“拓宽思路、分类指导,以村为主、激发活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刘桥镇正强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境内龙头企业国瑞食品、顶佳食品发展订单特色种植,发展胡萝卜、香菜及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种植1500亩;2020年3月,发展黄蜀葵种植1070亩,黄蜀葵鲜花产量达2675吨、实现产值267.5万元。同时,任圩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小城村的瓜蒌子以及火神庙村的白玉蜗牛已发展为该镇颇有特色的产业。
火神庙村黄桃喜获丰收。
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2.137万亩,连片发展蔬菜种植2500亩,种植果树1140亩,连片种植中药材180亩,连片种植油用牡丹1100亩,发展水产养殖基地1.2万亩等项目,形成了大户引领、园区聚集、超常发展、农企共赢的鲜明特色,走出了一条依托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富民兴镇的路子。
“一城四园” 项目为先
花草掩映、道路宽阔、空气清新……如今,美丽的濉溪县刘桥镇体育公园对外开放,不仅为该镇新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逐渐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实际上,刘桥镇体育公园只是该镇推进“一城四园”建设的一个缩影。2020年,凤栖湖项目有序推进,土方工程和绿化栽种基本结束。一期工程2021年初步具备开园条件。刘桥镇棚户区项目包括陈集、丁楼、王堰在建项目和刘桥、任圩新建项目共5个,总投资共计18.2亿元,计划建设安置房7524套,目前正在加快实施。
按照“一城四园”建设规划,刘桥镇强力推进中部精品城镇、东部新工业园、西部凤栖湖湿地公园、南部汽车园、北部现代农业园建设,积极打造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城乡面貌 焕然一新
绿成片、路成行、房成线,干净整洁的农户家门口鲜花怒放,立面墙上的手绘富有浓郁乡愁……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通过综合整治行动,不仅村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家里也收拾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着手“建”。刘桥镇完善路网44.2公里,打通贸易路西段等10余条“断头路”“瓶颈路”,六纵六横的城镇框架基本形成;供水管网实现村村通;刘伶公园、体育公园日均游人近4000人;王堰村于2020年3月被认定为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此外,该村还荣获安徽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着手“清”。2020年以来,刘桥镇共清理村庄内塘沟160多个,清淤整治13.2万余平方米,清理杂物、杂草30余万平方米;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70余吨,清理废旧广告牌208个,清理废弃建筑2万多平方米。“绿树成荫、绿地成片、三面环水、水青岸绿”的生态宜居环境跃然眼中。
着手“绿”。刘桥镇实施四大工程,道路廊道建设工程、沟河堤滩绿化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经果林进庭院工程,绿化16个自然庄、发展石榴、枣、杏等经果林,栽植树木10余万株。如今的刘桥镇已成为街道规划有序、建筑精致美观、道路平坦干净、市场繁荣稳定的宜居宜业新家园,极大提升了镇村整体“颜值”和“气质”。
脱贫成果 巩固提升
发展产业扶持一批、危房改造安置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刘桥镇紧盯尚未脱贫人口,稳步提升低收入已脱贫人口收入,因人施策,打出一连串精准帮扶“组合拳”。
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2020年以来,刘桥镇党委、政府高位推进,狠抓责任落实,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先后出台了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就业扶贫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先后通过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临时性岗位,共安排就业638人,开展“三送一交心”服务帮助就业9人,推荐岗位1175人。
刘桥镇以发展产业为支撑,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因地制宜,多举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引导支持贫困村及贫困户以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促进就业为抓手,科学谋划、全力推进,不断提升项目参与精准度、实施收益和资金支持效果。坚持抓好基层基础、项目建设及问题整改,确保政治责任不松,脱贫成色不减。2020年3月,刘桥镇扶贫站荣获省“巾帼文明岗”,陈影荣获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镇现有贫困户1001户2447人都已全面脱贫,两个贫困村已于2017年出列,建立边缘户台账30户69人。
招大引强 再结硕果
刘桥镇坚持做到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去瓶颈、强化服务抓项目,有序推进项目签约落地。提高招商专业化和精准度,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强化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过程管理,狠抓项目落地转化,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账率和项目开工率。
围绕铝基产业“千亿板块”规划布局,刘桥镇引进恒坤铝业、坤皓电极箔等铝产业项目相继落户,优化了产业结构。调整城镇规划,围绕“一城四园”规划布局,依托凤栖湖湿地公园、南部搬迁新区建设,打通城镇六纵六横路网,引进汽车文化产业园、农机城、凤栖金街项目,调整产业布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挖潜土地指标,破解发展瓶颈。通过对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进行拆旧复垦,用时一个月全面完成整治闲置建设用地工作,建成前吕楼工业集中区,总投资额5.27亿元。
2020年,刘桥镇新签约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3个,在谈项目6个;预计完成省内投资审计3亿元,已完成利用省外资金10亿元任务。同时,刘桥镇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亿元,工业投资完成1.6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75.6亿元,镇域完成16.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2.6亿元,镇域完成3.7亿元;工业技改完成0.48亿元。
民生民计 持续改善
2020年以来,刘桥镇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简化优化救助审批程序,强化扶贫政策衔接。低保权力下放,对经济状况核对和入户调查无疑义的救助申请家庭减少办理时长。截至目前,该镇农业低保共1607户2764人,其中低保贫困户552户1094人,较大程度地拓宽了救助范围。
提高救助时效,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功能。突出临时救助“应急”“过渡”功能,着力解决各类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对急难型困难,实行先行救助。2020年,共救助困难家庭40户,发放小额救助金42500元。
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刘桥镇敬老院获得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授予的“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安徽省民政厅授予的“行风示范单位”,淮北市民政局授予的“先进敬老院”荣誉称号。2020年,刘桥镇政府又投入大量资金提高完善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新建了镇级养老服务中心,指导村级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显著提升。刘桥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序开展,办结上级交办案件14件。探索推进村民自治,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计生服务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民族宗教、统计调查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实现新进展。
过去的一年,刘桥镇以“争”的精神、“拼”的勇气、“抢”的劲头,围绕“一城四园”建设目标,在推进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决胜脱贫攻坚、重大项目推进、环境整治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等诸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
新的一年,刘桥镇将立足镇情,紧密结合《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动员和激励全镇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濉溪崭新篇章贡献更多刘桥力量,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