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邹杰)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依托关工委组织,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助推乡村治理。该镇“五老”人员发扬“孺子牛”精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日前,南坪镇关工委被省关工委授予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
南坪镇多年来重视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全镇设立198个“党群连心站”,连心站组成人员除了党小组长、村民代表之外,基本上都是“五老”人员,他(她)们分布在全镇317个自然庄,经常参与民事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监督、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产业的发展规划、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中,建210个值守点抽调1490名值守人员中,有近300人都是“五老”人员,而且还都是志愿者、逆行者,这些老同志老马识途,老骥伏枥,为全镇新冠病毒“零感染”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活跃在全镇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建言献策,发挥余热。任集村“五老”人员倡导移风易俗,积极参与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全村婚丧嫁娶,随礼不得超过50元,招待发糖果、瓜子,不设宴席,大大减少餐桌浪费,全村树立了新风尚。太平村美丽乡村建设中,“五老”人员倡导并带头捐款,将本村废弃多年的臭水塘改造成观赏景点,太平村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耿庙村“五老”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并积极上报张艳母子三人齐上阵,参与抗疫并爱心捐助的先进事迹,现在张艳母子三人已荣登“中国好人榜”,讴歌了主旋律,弘扬了真善美。
比较突出的是南坪镇街西村关工委,广泛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关工委平台上有一帮子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五老人员”,他(她)们德高望重,退休不退色,退休不退职,关心支持参与关工工作。经常向村“两委”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产业发展中,大力倡导土地流转,发展大棚温室,反季节种植蔬菜,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村规模种植大棚蔬菜已达到100亩,亩收入在1.6万元。
在繁荣乡村文化方面,街西村关工委组织了一支民间艺术团,吹拉弹唱人员都有,编排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疫情防控、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秸秆禁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剧本和快板,在周围的村庄巡回演出,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寓教于戏,寓教于乐。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同时也完善道路建设的建议。目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完工,道路建设实现庄庄通硬化路、通路灯。
“环境卫生改善了,我们住着舒服,维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提高了,现在村容村貌大变样。”路东村老党员李传信说,在村五老人员的宣传支持下,村党总支统一把村民庭前院后的空闲地整治干净,统一购置篱笆墙,交给村民种小菜园,既美化了环境,吃到了新鲜蔬菜。看着村子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村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