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12月31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扎实地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党建引领社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效加强,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和“三社联动”机制有效建立,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逐步完善城乡社区体制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基本形成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管理的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了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配置职责、管理、准入、教育培训、激励保障、退出机制,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现根本提升。三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相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市辖各区城市社区“两委”专职工作者职数配备工作的通知》,规范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职数配备标准,明确了市辖各区城市社区“两委”成员职数。村(社区)班子规范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党组织领导,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一是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比例逐步提高,2018年全市村(社区)“两委”统一换届选举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6%以上,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二是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市委组织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四位一体”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依托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确立社区党组织在管理社区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自主管理、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全市279个城市社区827个行政村实现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一是印发《关于加强我市城市社区组织用房规划建设移交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了新建住宅小区无偿配建社区组织用房制度,每百户城市社区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超30平方米。二是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全覆盖,全市标准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达82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0%,农村社区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或超过300平方米,达标率100%。三是5年来,共投入奖补资金和福彩公益金1000余万元用于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水平。
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推广“一站式”服务和错时延时、坐班值班、预约上门等服务,从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做起,调动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力量资源,满足居民群众专业化服务需求。实现“一站式”服务大厅全覆盖,以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法律、安全、农村社区生产等为主的社区公共服务扩大覆盖,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为主的特定服务不断丰富,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城乡社区自治活动广泛开展
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群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拓宽群众通过民主协商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途径,稳步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一是全面开展城乡社区协商试点,实现了社区协商工作委员会全覆盖,年均协商次数6次以上。谢家集区、毛集实验区被命名为全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县(区),大通区大通街道被命名为全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乡镇(街道),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臧巷村、田家庵区南岭社区等23个村(居)被命名为全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村(居)。二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增强村级议事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臧巷村积极探索村级议事协商新形式,2021年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三是开展“优秀社区工作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各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社区治理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形成中兴社区“六促进”工作法、锦里社区“党建引领五星楼栋”工作法等优秀社区协商工作法和基层协商议事特色品牌,被命名为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四是全面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大体检”活动,把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作为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载体,真正装进百姓心里,形成“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氛围。寿县余楼村、龙祠村和毛集实验区臧巷村等3个村的村规民约获评全省优秀村规民约。五是寿县“推动农村社区协商制度化,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省级“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六是毛集实验区大郢村省级“以自然村和村民小组为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有效缩小自治半径,治理重心、管理、服务、资源进一步下移,社区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七是全面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在全市每个县区选择一个共10个社区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围绕特殊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社区困难群众,至少开展30个特殊人群的社工项目,走访了680户困难居民。依托专业服务,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0个。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已经超过20%。
城乡社区人才队伍不断优化
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一是2021年,全市1096个村(社区)实现同步换届,选举产生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7696人。通过换届,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更加合理,文化层次明显提高。二是印发《淮南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方案(试行)》,参照我市事业管理岗单位8、9、10级工资标准制定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待遇,大幅度提高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生活补贴标准。三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相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性质,规范了社区“两委”成员配备标准和社区专职工作者准入程序。
城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充分利用市级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重点工程,大力整合各类信息,构建共享信息数据库,通过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和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申办事项统一、申报材料统一、办事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社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均可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或委托,实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二是推动发展智慧社区,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程,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化手段在社区治理服务中的作用,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增强城乡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力。1个省级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社区和5个市级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社区软硬件建设均已完成,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支撑有力强化,为扩大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面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城乡社区减负工作深入推进
切实减轻村(社区)工作负担,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一是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的实施方案》,加强和完善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建立了11项社区依法履职清单和32项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切实减轻了社区工作负担。二是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36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及办事指南清单(第一批)》,部署开展了“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切实推动村(居)民委员会减负增能强基,推进城乡社区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有效提升城乡社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城乡社区网格化建设逐步完善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体制机制,明确了网格布局、网格员配备和工作保障等。统筹考虑区域特点、人口数量、辖区面积的因素,科学划分网格,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将包括居民区、驻区单位、城市道路等在内的城乡所有区域纳入网格,将社区(村)“两委”成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特岗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综合型网格员队伍,精准掌握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精准采集特困家庭情况、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安全等各类基层信息。建立“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构建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网络。全市划分城市社区网格总数1716个、农村社区网格4238个,网格员5946人(专职网格员总数1782人)。
落实群防群治,新冠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城乡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政局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印发<淮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村)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淮疫指秘〔2020〕10号),建立了城乡社区防控机制,组织全市1.4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坚守在1106个城乡社区阵地,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做出重要贡献。其中,田家庵区朝阳街道理工大社区居委会委员徐英霞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
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
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围绕选出忠诚过硬好头雁、换出团结协作好班子、营造风清气正好生态、形成干事创业好氛围总体目标,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坚持严肃换届纪律,统筹谋划、精细操作、稳步实施,截止12月18日,全市827个村和279个社区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实现了“四升四降”:“一肩挑”比例提升、学历水平提升、女性成员比例提升、整体功能提升;平均年龄下降、联审不符合条件人数下降、违纪违法案件大幅下降、信访量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