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12月9日,淮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程金宝,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施申红分别介绍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据介绍,2021年淮南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95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7件,同比增幅54%,增幅位居全省第四位,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排名全省第九位,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全市商标拥有量22707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拥有商标934件,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安徽省专利金奖5项、安徽省专利优秀奖17项。省专利金奖数全省排名第四位。在全国率先同步完成了市、县区两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并有效运转,各项工作举措扎实推进落实并取得良好进展。
市委、市政府带头深入学习相关论述及讲话精神,在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21次集体学习上,陆晞副市长专题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发言,张孝成市长强调要求深化思想认识,落实重点任务,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各县区园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也通过深入学习和强化举措,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力求取得成效。
完善制度措施,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市委深改委2021年工作要点、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考核;二是陆晞副市长亲自指挥,于4月9日召开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三是调整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四是制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措施》,印发《2021-2022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计划》、《2021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点》、《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推动淮南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全面推进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力“严保护”,坚决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截至目前,市中院共审理知识产权类案件759件,其中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88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09%。市检察院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目前共受理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26件79人,审查起诉5件15人;市公安局共立案15件,破案6件,抓获嫌疑人40人,破获省挂牌案件3件,公安部挂牌案件1件。市文旅局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800余本(册、盘、盒)、取缔无证出版物经营摊点5个,办结和正在办理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政处罚案件共4起。市市场监管局共查处案件141件,罚没款110万元。知识产权案件查处工作获省局表扬,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获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先进集体,3人获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努力提高社会共治水平。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争取人大支持,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反映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及建议;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依法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今年以来共审查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政策措施36份。市中院、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挂牌成立了淮南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公证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公证,办理涉及著作权、商标权的知识产权公证129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模式。
突出“快保护”,不断提升维权效能。淮南市获批成立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淮南分中心。将重点围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领域开展维权援助服务;发挥快速协同保护作用,为我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政裁决、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切实提高我市维权援助服务水平。市中院发挥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立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开庭等信息化技术普及应用,提升诉讼服务效率。市市场监管局与河南周口、安徽省阜阳等市建立皖豫两省十市跨地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与江苏省淮安市等23个地区建立淮河流域地理标志保护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跨省间知识产权执法维护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形成“同保护”,延伸涉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督部门开展淮南海关(筹)通过“四送一服”等活动,走访重点外贸企业15家,进一步调研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宣传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的程序和作用,指导企业防范侵权风险,协作企业办理知识产权备案。市知识产权局通过指导企业申请马德里商标、PCT国际专利申请、工业品外观设计海牙注册等国际注册体系,提前布局海外市场,防范侵权事件的发生。
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建设,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有利条件。建设安徽专利信息服务(淮南)中心,对淮南市发明专利进行有效性预警管理,为企业提供技术情报信息和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应用、技术开发等服务,促进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品市场价值,促进企业发展。整合12345、12315、12330热线,畅通投诉举报途径。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进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中电科集团八所等多家高校院所与我市相关单位开展产学研对接、人才合作培养等重点工作,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实施人才交流校地战略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进党校活动,邀请专家为党校学员讲解知识产权知识,深刻解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企业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领导干部人人关注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