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陈冉 魏小雨 赵永莉) 12月7日,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12件劳务合同纠纷,陈某等15名农民工追溯半年之久的讨薪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年初,原告陈某等15名农民工到被告王某承包的工地干活,到了5月份,王某在给陈某等人留下工资欠条后就再也联系不上。陈某等人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来回奔波在家和工地之间,多方讨薪均无果,无奈之下在11月份来到大通法院孔店人民法庭请求维权。人民法庭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充分考虑陈某等人文化水平有限,又对法院的诉讼流程十分陌生,便悉心指导他们准备诉状等材料,又细致为他们解释相关法律法规。12月7日,合并开庭审理了12件劳务合同纠纷案。法庭上,王某承认欠薪的事实。庭审结束后,为了快速帮农民工们拿到薪酬,承办案件的余培法官希望做双方的工作,调解解决纠纷。但陈某等人认为判决更具有法律效力,担心调解后王某还是不按约给付所欠工资。了解到农民工们的顾虑,余培法官召集他们,耐心解释调解与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向他们说明民事调解书送达后即刻生效,王某如若未在约定的时间内给付拖欠的工资,陈某等人就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余培法官为了确保调解后的执行又找到王某,一再确认他的偿还能力,并向他说明不按期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陈某等人分别与王某达成调解协议,王某承诺在2022年1月31日春节前,一次性将每位农民工所欠的工资都给付到位。
调解结束后,余培法官还向农民工们宣传在建筑工地工作应注意的安全和权益维护的问题,陈某等人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谢谢余法官,你们法庭的工作真是太细致周到了,全家人就等着这个钱过年呢,您真是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