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淮南凤台:以解放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09-09 11:03:1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 今年5月以来,淮南市凤台县紧跟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县开展了“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强化思想解放,注重提高思想认识,广泛深入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推动凤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9月7日,淮南市政府召开“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系列发布会凤台专场发布会,凤台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蒋青松就大讨论活动取得良效的诸多因素做了详细介绍。

注重加强思想解放,着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及时部署,理清思路。紧跟市委部署,及时召开“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动员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紧扣“高质量”的目标任务,理清“怎么干”的实施路径,以思想破冰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围,全力以赴抓经济、谋发展、上项目、增动能。

大力宣传,凝聚智能。利用融媒体“两微一端”开设专栏,实时报道活动动态、访谈和亮点做法,目前已发表新闻稿件170余篇(幅),其中在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安在线发表100多篇(幅)。

学习先进,提振精气。学习合肥、滁州先进招商理念,把准产业脉搏、善用资金杠杆、强化风险控制,不断提升招商队伍敏感度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学习考察,加快转型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攀高比强的进取心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注重提高思想认识,着力围绕研学讨论精准施策

仔细研讨,深入思考。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学习研讨,围绕如何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双招双引”等课题进行思考探讨,拉升工作标杆、敢于攀高比强、勇于争先进位,全力以赴抓发展、谋项目、促转型。全县共开展学习讨论362场。

积极谋划,亮出实招。印发了《2021年凤台县十大工程项目实施任务分解表》、《凤台县领导干部联系规上企业一览表》、《2021年度全县招商引资重点工作任务》和《关于鼓励和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闭环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学习借鉴连云港市赣榆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经验,制定《凤台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方案》,有效破解点状供地难题。

调研走访,梳理问题。县四大班子领导对全县143家规上企业实行全覆盖包保、全方位帮扶。通过入户察情、进企听诉等方式,深入排查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开展调研走访92次,走访企业164家,征求梳理问题数96个,解决问题59个。

注重抓好推进落实,着力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

狠抓项目建设。谋划实施事关凤台未来发展的十大牵动性工程,狠抓总投资627亿元的101个重点项目推进。谋划稳投资重点项目332个,总投资628.4亿元。深化“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实施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保联系项目和月集中调度制度,落实“四督四保”要求,协调解决土地、拆迁、融资等问题,让项目早日落地实施、投产达效。总投资43亿元的凤凰湖商业综合体项目,高标准完成比选。总投资10亿元的县新医院项目正式开工。在建招商引资项目23个,总投资119.9亿元。苏州旺顺源光电科技等18个项目成功签约,深圳市征美智能设备加工项目等6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16亿元的牧原生猪养殖项目部分投产,3A级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加快推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狠抓“双招双引”。严格落实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考察制度,充分发挥驻沪苏浙深招商组和10个招商团队作用,围绕循环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信息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有机融合,打造百亿产业集群。由华润电力与安徽州来集团联合成立的华润州来(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牵头,淮河能源等企业参与,结合沉陷区治理,开发凤台县275.9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利用模式。

狠抓平台提升。聚焦打造百亿园区,加快推进总投资37亿元的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凤凰湖片区双创园、桂集片区产业孵化器、桂集片区创新园、开发区PPP项目,有序推进9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已开工建设56万平方米,其中,已基本封顶20万平方米,已具备装修条件12万平方米。煤系固废循环经济取得实质突破,关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投产,新集循环园10月底建成,顾桥、张北矿循环园明年初建成。推进开发区与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期投资6.8亿元的州来绿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建成智能玻璃温室28万平方米,集特色种植、科普示范、观光旅游、科技服务于一体,每年可向长三角供应蔬菜2万吨。带动周边近140余人在家门口务工就业,人均每月收入5000元。推行“1+X”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与建成投用的西商农商城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润航农业探索生态循环模式,得到省委李锦斌书记的充分肯定。

狠抓环境优化。以创建新一届安徽省文明城市为抓手,持续用力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序推进4个老旧小区改造,6个菜市场改造建设,以城市环境“高颜值”服务发展“高质量”。充分发挥新投用的8000平方米智慧政务服务中心作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深入推行“7×24”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实现政务服务“集中办、基层办、就近办、无差别办”,全面实现一网、一门、一次,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积极参与“江淮运河百里画廊”建设,谋划推进茅仙洞风景区4A级创升、城防圈堤外滩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扎实做好禁捕退捕,深化林长制、河长制改革,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