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安徽理工大学“废弃矿井修复及综合利用调查研究”国家级社会实践团再出发

2021-09-06 20:25:0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李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任翔 赵永莉)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师生10余人组成的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奔赴淮南市潘集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一行先后深入潘集区东辰生态园和潘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与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实地考察塌陷区生态治理和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建设应用情况。

实践团首先来到东辰生态园参观考察土地复垦项目、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园、水产畜牧养殖场、园林苗木基地、湿地公园等项目,了解项目背景、规划设计、项目进展和未来展望等情况。通过互动交流和参观考察,队员们对比潘一矿塌陷区历经30多年的土地沉降、荒草丛生、坑塘遍布到如今生态治理后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水产丰富的巨大变化,切身感受到废弃矿井的修复和回收利用前景,加深了对塌陷区生态治理的认知。

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到达东辰生态园合影

成员与技术人员的现场调研交流

团队成员步入水产养殖岛实地调查(赵志鹏/摄)

在潘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践团深入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考察了解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的应用现状,昔日的采煤沉陷区上层水面敷设太阳能板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沉陷区的水体也得到了净化和治理,促进了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队员向塌陷区周边村民宣讲废弃矿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村民们表示亲眼看到光伏发电的“水光互补”新模式项目实际应用,亲身感受到项目帮助当地许多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光伏发电站(企业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实践水平,通过深入了解矿区废弃矿井资源化利用现状,强化了专业知识,坚定了专业信心,以点带面,鼓励大学生奋发图强,增长知识才干,积极投身废弃矿区资源化利用建设。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