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夕是中华民族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已演变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夕前夕,淮南民间收藏家苏正礼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展示了他的“七夕”鹊桥相会挂镜藏品。
苏正礼收藏的这幅结婚挂镜是过去挂在脸盆架旁边的,挂镜背面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具有传统的中国画风格,类似于一幅圆扇面,上面印有“上海奉贤奉城区工业社”制作,镜面直径经测量有35厘米。
苏正礼介绍,挂镜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产品,是当时送给结婚新人的贺礼。那时人们生活水平低,结婚时亲朋好友赠送的礼品也就是洗脸盆、热水瓶、茶杯、茶壶及镜子等物品,这个大挂镜就是当年结婚送的礼品。镜子正面图案是上海外滩,背面图案是牛郎织女“鹊桥会”,两人中间有条银河,银河上飞着喜鹊。传说中,平日里,牛郎织女不能相会,只有每年七月初七时,喜鹊在银河上搭起一座桥,两人才能在桥上相会。而这座桥就叫做鹊桥。
苏正礼补充说,当时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是“洋气”的代名词。而挂镜正面的外滩则是繁华之地,与背面鹊桥相会的浪漫爱情结合起来,寓意着人们期待的美好生活。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便是描写“七夕”相会的,其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及“忍顾鹊桥归路”,表现出人间的悲欢离合,每年一度的相会是多么的珍贵而难得。而最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成为了爱情颂歌的千古绝唱。(记者张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