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新闻 > 正文

邻里助力促调解 融情与法化纠纷

2021-07-16 20:58:5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李小凡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唐倩 赵永莉)近日,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杨公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顺利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

2020年3月,原告董某受雇于杨某经营的豆制品店,从事豆制品加工工作。一次做工期间,董某右膝摔伤,经检查确认为骨折。董某诉称受伤期间,杨某仅带自己拍过三次检查片、做过一次石膏固定,就不再过问伤情了,未感受到杨某作为雇主对店员的关怀,故诉至法院,要求杨某赔偿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费用,共计4万元。

承办法官在知悉案情后,采取“背靠背”调解法与董某、杨某先后沟通了一番。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董某和杨某不仅是雇佣关系,也是邻里关系。考虑到董某的迫切利益,若机械地适用法律程序审理此案,在冗长的调查、鉴定、取证、审理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难免会疲于应付,力不从心,且可能会对双方今后的邻里相处造成影响。因此,为避免程序繁琐、造成当事人诉累,也为缓和修复双方当事人的邻里关系,承办法官在“背靠背”调解过程中,为当事人提供了发动邻里亲友私下先调解的建议。这种调解思路一方面可以安抚董某的情绪,避免双方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可通过邻里亲友了解到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为接下来的案件审理奠定调和基础。

通过法官一次次的沟通、释明法理、晓以利弊,也通过邻里亲友的热心协调,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异议都有所松动,承办法官趁热打铁,组织董某与杨某到庭共同协商调解意见。最终在法官的引导和调解下,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杨某现场赔付董某 2.3万元,双方握手言和。至此,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古语云“远亲不如近邻”,此次案件中,承办法官耐心沟通并以当事人邻友关系角度切入调解的方式,为化解矛盾纠纷、修复邻里关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