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赵鸿冰 王永好 赵永莉) 清明节晚上21点10分,淮南市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讲解员徐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当她吃力地摘下口罩时,母亲看见了她的满嘴火泡,不禁心疼地先流下了眼泪。
当天,徐佳共讲解22场。因防疫需要,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从一早出门,几乎没有时间喝水,时刻保持着饱满情绪,这让身材娇小的“九零”后徐佳用上了洪荒之力,才得以完成全部讲解任务。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徐佳也以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为阵地,讲好党史故事,讲好英烈事迹,把红色基因传递给每一个参观者。
寿县小甸镇是革命老区,1923年冬诞生了安徽第一个党组织——直属党中央领导的小甸集特支。每年清明节和七一期间,都有大批参观者来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一名90后的讲解员,徐佳总是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地再现先辈们英勇斗争追求真理的事迹,让参观者怀着敬仰而来,带着感动离去。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徐佳是土生土长的小甸镇人。小时候,徐佳最爱她的太爷爷给她讲家乡革命先烈曹渊、徐梦周、徐德文等人追求真理闹革命的故事。那时,徐佳还会把听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讲给邻居的小朋友听,崇尚英雄的种子从小就在徐佳的心里萌芽。
2013年7月,徐佳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一次随旅游团到西藏旅游改变了她的择业方向。徐佳感觉当导游员很不错,既可以挣钱,又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经过努力,2013年12月,徐佳考入寿县旅游局下属的旅行社,成为一名导游,负责古城各景点的讲解工作。
2013年,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建成开馆,亟需一名讲解员。徐佳毅然报名考试,如愿以偿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月薪不到两千元的讲解员。期间,有家旅行社以年薪30万元聘她当导游,她都毫不犹豫谢绝了,在她心中,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要胜过一切财富。虽然寿县县城一切条件都比偏僻的小甸镇优越,但徐佳心中埋藏的红色种子再次醒来。她想,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喜爱的红色历史让更多人知道,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刚到纪念馆,徐佳有点失望,除了纪念馆的建筑,没有讲解词、没有工作人员、没有办公地点,最基础的展陈说明也没有。而且徐佳也没有完整的时间沉在纪念馆搞研究,因为乡镇缺少工作人员,徐佳还兼职小甸镇党建办、经发办、党政办等多个部门的工作。她只有利用晚上下班时间,一个人打着手电到纪念馆里手抄下所有展陈词、画下陈列方位图形,遇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请领导帮忙解疑释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习,徐佳终于熟悉了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位人物的前世今生,为讲解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的付出也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近段时间,党史学习教育蔚然成风。为更好地讲好红色历史,服务好所有参观者,徐佳总是不顾疲惫、单调,把每次讲解都当做第一次,做到热情有礼、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史料,认真做好笔记,丰富自己的内涵,并根据不同参观者的需要,整理不同的讲解方案,做到“因人施讲”,同时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和技巧,虚心向领导求教,与同志切磋,使自身素质显著提高,受到各类参观者的好评和点赞。
作为安徽党组织最早成立的地方,近年来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参观的人大幅度上升。“清明”、“七一”期间,每天参观人次都破万,大型节假日更是参观高峰期。徐佳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嗓音嘶哑声带受损,口腔发炎起泡,中午也要放弃休息时间讲解,午餐都顾不上吃,只好用泡面对付。2018年,徐佳与爱人订婚,当天纪念馆还有重要参观接待,她在家简单招呼亲朋好友后就匆忙赶往工作现场。2019年结婚那天,徐佳遇到上级工作检查,身穿喜服的她只得暂停婚礼,立刻打开电脑撰写工作汇报,单位检查工作很圆满,可她的婚礼却留下了许多遗憾,但她却无怨无悔。 像这样的情况徐佳早已习以为常,这其中的辛劳让人难以想象。纪念馆正常每周开放6天,如果有重要接待,周一闭馆也就形同虚设,徐佳必须每天都要随时待命。能让党的光辉历史在更多人心中扎根,她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8年6月15日,安徽省委老书记黄璜到纪念馆参观。讲解结束后,老书记激动地一把拉住徐佳的手,说:“小姑娘,你讲得太好了,很接地气,我们一起合个影吧。”
2018年6月29日,作为革命老区寿县的唯一团代表,徐佳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徐佳说:作为一名最基层的讲解员,能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团代会,这是党、团组织对我最大的信任和肯定,我要更加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热爱,在感动中升华
徐佳本是一个非常内向、腼腆的女孩子,由于讲解工作需要,她现在变得非常健谈、开朗。
在讲解中,徐佳发现,许多革命先烈都是热爱读书、追求真理的饱学之士,这对徐佳触动很大,她逐步养成看书、学习、记笔记的好习惯,使讲解工作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引人入胜。
这些年的讲解工作,也深深地影响了徐佳:“一次,有个小男孩到纪念馆参观的时候,非常顽皮,经常用手碰馆中的文物,我感到有点生气,结果在听了讲解后,他却跑到每个雕像面前鞠躬致敬,这让我深受感动,我感到我们红色的基因已种到孩子心里。”
“还有一位老同志,听完讲解后,他介绍自己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问纪念馆的军号可不可以吹一下,想要追忆一下自己的革命岁月,然后拿起军号吹了一段军令,此情此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些讲解中的难忘经历给徐佳的触动很大,改变了她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徐佳觉得,很多人都是通过参观纪念馆,唤起了自己美好的回忆,备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把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丰满人物形象,出一本关于纪念馆中人物的书籍,让更多的人传承红色基因。
热爱,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由于徐佳的勤勉和努力,徐佳还当选为共青团淮南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市青联第十届委员会常委,同时还被聘为团淮南市青年讲师团成员。经常到机关、学校、乡镇做宣讲活动。每次报告前都认真准备,宣讲时身心投入、声情并茂,使观众深受感染。在用革命英烈精神教育他人的同时,她也时刻注重对自身的教育,通过自学取得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并积极参加各种学雷锋志愿活动,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们讲故事,用爱国情怀教育学生,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和欢迎,成为安徽省优秀文明导游员、省优秀英烈讲解员。近七年来,徐佳和纪念馆的同志共接待参观者约35万人次,徐佳不仅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也为小甸镇打出一张靓丽的红色名片。
小甸这片红色的土地,在20世纪20年代之初“就有二三同志的组织”,就有一批热血青年为救国救民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今天,成长在红旗下的徐佳们将在家乡的土地上传承党的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用智慧和汗水装点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