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用脚步丈量丛林,五人公益护林队守林19年

2021-08-13 10:39:1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吴成菊 刘亚萍 记者 马冰璐 文/图)董铺水库,合肥人的“大水缸”,这里树木葱茏,水波荡漾。水库边的涵养林里有一群老人,他们自发组织起护林队伍,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67岁,义务担任护林员,一守就是19年。

1060亩水库涵养林,每天用脚步丈量一遍

每天早晨5点,67岁的何维民在家中吃完早饭,换上迷彩服,灌满一大杯水,骑上电动车就出发了,半个小时之后,他和同伴73岁的赵广乐、68岁的王祥力、70岁的沈光云、67岁的陆中富在董铺水库边约定好的地方集合,从设备寄存处拖出沉重的割草机,背到身上,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上午6点到10点,下午3点到6点,夏季炎热,轮着干活,中午就休息会。”这支五人队伍的班长何维民说道。

40斤左右的割草机背在身上,早晨空气闷热,不一会就汗流浃背,为了防止蛇虫和草片飞溅到身上刺痛,他们穿上厚厚的迷彩服。蜀山区井岗镇十八岗村辖区的1060亩水库涵养林,他们每天都要巡查一遍,割草、防火、劝阻偷倒垃圾,一干就是19年。

长期佝偻着腰干活,腰和肩膀都是伤痕

这5位队员都是井岗镇十八岗村的村民,都曾担任过村民队长,其中有4人是共产党员。2002年,何维民和沈光云商定,自发担任起护林员。“那时候用镰刀割,干活很吃力,后来村委会给我们配备了割草机,效率提高了很多。”何维民说道。再后来,其他3位同伴也加入到护林队伍中来,沉重的割草机背在身上,长期佝偻着腰干活,5个人的腰和肩膀都留下了伤痕。

除了清理比人还高的杂草,他们还负责这片林子的防火,每年清明、冬至,他们都要在林子里巡逻。“有人在林子里抽烟,我们发现烟头了,也要立即清理干净。”何维民说道,“大年三十我们也出来巡逻。”

虽然5个人的身体都还硬朗,但家里人还是时常劝不要再干下去了。“孩子们担心我们身体,劝说该休息了,但身体还行,就想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也闲不住。”何维民说道。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