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高桢) 一封纯正家风的书信、一群德高望重的乡贤、一组浅显易懂的村规明约、一桌以“廉”为名的家常宴席、一场和风细雨般的邻里纠纷化解,成为时下合肥市肥东县农村社区的美德传承,其荣辱与共的背后,自然离不开社区内一些德高望重的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非公经济人士带头人等人士,这些人大多被冠之一乡贤美誉。
帮助、引导和发挥“乡贤”家底熟、人脉广、结缘深的特点优势,服务于社会经济与文化和谐发展,将“乡贤”积极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文明旷达等优良品行传播到田间地头,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夯实村民自治等层面有事半功倍之成效。同时,动员社区“乡贤”参与乡风文明、邻里共建、美德传承、志愿服务,更能有效传递正能量,县民政局基政科王明甫说。
在该县桥头集镇竹塘社区,社区负责人刘传榜介绍,在打造“三馆三室四堂”过程中,社区多方征集和整理“乡贤”意见、建设和一些珍贵的文史资料,形成一整套宣传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乡贤代表,通过展示他们的风采,进而吸收更多乡贤参与社区建设。在首家推出“包公家宴大食堂”工作中,乡贤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既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又树立了乡贤勤俭节约、温良恭谦让的良好形象。此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三会议事”组织建设中,乡贤占有一定数量的比例,成为社区阳光公开的积极分子。
在牌坊民族乡,曾是牌坊社区负责人的毛志德对发挥“乡贤”作用感触颇深:“乡贤”在社区还承担诸如村民组长、联防队员、志愿服务者等角色,有他们的加盟,社区工作开展就更顺心、更通达、更和谐。前不久,安徽省民政厅公布的《安徽省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中,该县石塘镇四合社区、浮槎社区的村规民约经省级专家评定为安徽省优秀村规民约,而这些村规民约的修订更离不开乡贤的力量。基层政权工作者孙之旭坦言,社区乡贤大多数是统战工作服务对象,加强党的政治引领,提升他们在服务社区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凝成团结、共荣、和谐、共创的开拓进取氛围,众望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