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万物起始,万象更新,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春天,也是文人墨客最钟情的季节,他们用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咏春佳作。绚丽的景色、融融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总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春之盛景、春之奇花、春之名茶……
又是一年春来到,
一场场绚丽的庐州“春”事也缤纷起来。
这些别具一格的庐州“春”事,
讲述着古往今来的庐州传奇,
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
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庐州风情。
春之名茶 “浮槎云雾”
目极沉霭阔,远山浮槎来。浮槎山位于肥东县东部的石塘镇新桥村、王铁社区境内,为大别山余脉,主峰418米,是合肥境内第二高峰。春天的浮槎山,满目的风景,满眼的翠绿,葱茏的树木,层层叠叠,直上云端。置身其中,你会流连和煦轻柔的春风,醉心品茗浮茶的醇和清香,感受春的萌动,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浮槎山山名来自民间传说。《博物志》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相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浮槎”就是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又传说东晋隆安年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即金地藏)向其表兄玉皇大帝讨官,遭拒后,怒发冲冠,不慎跌落人间。他纵身爬起,想乘浮槎之筏再上九霄。当时木筏上有九条龙正在饮水,尾巴交错在筏中,地藏王只好坐在龙尾上,九龙不支,纷纷逃往南天门。玉皇大帝闻知,降旨以雷击毙。霎时,九龙变成九座山峰,木筏化为山林。从此,地藏王便在此山建寺立庙,宣扬佛法,推崇佛教。后来,佛门弟子便称此山为“北九华”。浮槎山名由此得来。
○春天的浮槎山王世保摄
浮槎山主峰四周星罗棋布九座山峰,似九龙腾跃,形态各异。浮槎山峰峦叠嶂,怪石峥嵘,松柏挺秀,云雾缭绕,清幽宜人,景色奇丽,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
浮槎山主峰顶上有二泉池并立。北池水深而清,名“合泉”;南池水浅而浊,名“巢泉”。二泉水位常年稳定,取之不落,不取不涨,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干旱数月,池中水位亦只毫厘之差。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誉之为“天下第七泉”,并撰写《浮槎山水记》以记之。之所以称之为“合泉”、“巢泉”,因此山是一山二县,山之阳属巢县,山之阴属合肥县。
○浮槎云雾茶许庆勇摄
好水配好茶。“浮槎云雾”,它不是指浮槎山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观,而是浮槎山的山茶。浮槎山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土质优良,所产的茶叶叶片细嫩,口感闷香,经水不变,具有独特风味。
信息提供:市委宣传部文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