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李丽娟)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肥东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全县现有各类农业园区,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禀赋,聚焦资源要素,全县整体规划、分片分类分层设计和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集种打造一个或几个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做到打造一块、带动一批、辐射一片,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着力形成“环湖、沿山、岭上、多极”的农业发展布局。
整合优化一批产业集群
推动粮油产业质效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广绿肥+优质水稻等“水稻+”高效生态种养模式,重点在中东部、稻米产业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三品”优质稻米推广力度,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推进规模化种植,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区。在长临河、桥头集等南部重点推广稻渔共养、藕渔共生等农业综合种养模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休闲”共建共享。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壮大,加强与科研力量的深度合作,在白龙、牌坊、杨店等中北部乡镇谋划打造国家级蔬菜产业园区,实行“科研+育繁推+生产+市场”一体化发展。围绕辣椒产业,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育苗中心1-2个,建设好“肥东杭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东部石塘、包公根据农户种植习惯,依托合丰蔬菜种业示范基地,发展露地蔬菜;沿长古路旅游大道,在桥头集现有蔬菜园区的基础上,争取雾耕农业早日建成投产,争创省级都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推动肥东全国蔬菜大县建设。推动种养殖业转型升级,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加强温氏等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扶持和招商力度,逐步淘汰低小散的养殖企业,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全量利用。推动特色产业整合集聚,对现有的大樱桃、桃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进行规模化种植。
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以培育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途径,提高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园区化发展水平,促进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计划至2025年,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80家,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稳定在70家以上,年加工产值达80亿元。全县实现亿元以上产值达30家,其中5亿元以上产值5家。
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品牌
加强本土人文、历史等资源挖掘,加强本地名优产品开发力度,优化政策引导扶持措施,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升级,改善装备条件,培育名牌产品。深化“三品一标”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和国内国际管理和质量体系认证认定步伐,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年均增长6%以上,积极申报竹塘挂面、牌坊杭椒等一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擦亮肥东旅游名片,围绕吃、住、行、游、购等十大要素,深度开发休闲观光、生态采摘等旅游资源。加快品牌价值提升,以培育名特优产品为重点,对传统品牌深度挖掘,鼓励和引导企业扩大产品宣传和推介力度。
同时,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综合考虑各地产业基础现状,重点实施县域南部绿色果蔬、中部优质粮油、北部规模畜禽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优化“存量”项目,做强“增量”项目,挖掘“潜量”项目。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要素集聚,结合产业规划布局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招大商、招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