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刘蕙芸 )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而淮南市的张某家却是阵阵唉声叹气。张某在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收购、销售麦麸,货款是她全家老小唯一的经济来源。2017年起,山南镇洪桥村从事养鸡行业的陆某开始固定从张某处购买麦麸用作饲料,虽然是老主顾,但陆某却经常以养鸡销路不好为由拖欠货款,几年下来,合计欠下了14多万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批老主顾接连断了合作往来,而陆某的货款也迟迟没有兑现。张某的现金流越来越紧,不仅生意难以为继,连家庭生活都陷入了困境,陆某欠下的14万元是她们一家过好这个年的唯一希望。
年前来回往返几次找陆某交涉,张某深刻体会到欠钱容易还钱难,陆某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最后干脆把张某拉黑,直到年关,张某也没有要回一分钱。新年七天假期,张某全家笼罩在阴郁的气氛中,万般无奈下,一家人大年初七就来到了陆某所在的山南镇洪桥村法官工作室寻求帮助。详细了解案件始末后,山南法庭的网格法官开始了调解工作。起初陆某非常不配合,以过年期间打官司不吉利为由拒绝调解,更绝口不提还钱。和陆某沟通了几次,并向村里了解情况后,法官摸清了陆某的经营现状和性格特点,开始了“软硬兼施”的劝导:生意以诚信为本,逃避还钱,只会把生意越做越小;打官司并不丢人,逃避诉讼,只会把路越走越窄。如果被打上“老赖”的标签,还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到那时才是真的“不吉利”。
经过几次沟通,陆某的态度终于开始松动,法官趁热打铁,立即约双方来到了洪桥村法官工作室,在人民调解员和村民的见证下,双方谈妥了还款方案,张某一家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旁的村干部和村民们也上了一场生动的普法课。
立春过后,农村开始春耕备耕,正是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旺季。山南法庭立足司法服务最前沿,积极运用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庭等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措施,依托乡村治理新体系,及时回应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诉求,多渠道化解农业生产、农资销售、农民生活等领域矛盾纠纷,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