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汪顺 高桢) 以润泽之心为之,以民生之本为之,以共享之态为之。合肥市肥东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以及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县实际,下发了东政办电〔 2021 〕1号文件,举全县之力保障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新春佳节。
保供稳价,补贴兼顾,保障“入口”渠道良性循环。协调企业加工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序。启动“惠民菜篮子”行动,保证3-5个品种的蔬菜低于1元/斤价格供应市场。保障猪肉和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强化资金安全监管,确保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优抚对象以及领取失业金人员临时补贴发放到位。
重点保障,措施跟进,优化“关爱”服务润泽之举。1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应保尽保,落实6-12个月低保渐退期。2特困供养有效衔续。完善特困人员自理能力评估,提高分散特困供养照护水平。3按因灾、因病、因学和其他4种类型给予临时备用金救助。对因特殊情况适度提高救助额度或实施二次救助。4全面掌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御寒物资等,实行网格化帮扶。推进“暖冬行动”。5聚焦动态监测,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6建立完善困难群众数据库。落实“凡救助必用库,凡受助必入库”。7开展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冬春救助。民政部门加强与公安、城管等协调配合,落实主动救助。
受灾救助,分级负担,助力“生活”秩序保障升级。1落实灾害救助主体责任,确保1月底前822万冬春救助资金发放到位。2落实水毁住房重建(修缮)。发放62户水毁重建房屋补助资金和棉衣、棉被、大米、食用油和碗筷等生活必需品。3落实冬春期间灾害防范应对。发放十八联圩、六联圩圩口补偿资金,优先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查消隐患,整改到位,打造“集中”保障安全壁垒。1强化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安全隐患化解,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备足救援处置力量和装备,落实应急待命。2排查、消除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隐患。通过提供公共安全住房、租赁安全住房、鼓励与亲属共同居住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严防严控,急难救助,共闯“疫关”落实安全呵护。1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对确诊的不同对象落实临时救助,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开展留肥东过年务工人员、留校学生、困难群众摸底排查,分类救助帮扶。2加强福利机构封闭式管理,协调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落实“人”“物”同防,对重点场所采取严格环境监测和卫生保障、消毒等工作。
温暖相助,维权保护,构建“救助”平安保障体系。1落实送温暖走基层行动,做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2织牢社会平安网。畅通“12349”社会救助、“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12345”市民服务等热线。开展困难企事业下岗职工和孤寡老职工,生活困难的城乡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生活困难各级劳动模范、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和重点优抚对象的慰问和送温暖活动。3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