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张涛) 浓浓乡情,退伍军人带头创业。2004年退伍后回来的杨新做过销售员,跑过建筑工地,当过北漂族,多年在外的工作生活,接触到很多的农村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农村产业的不足,在外务工的不容易,逐渐让他坚定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16年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唯一一个贫困村周楼村,响应产业脱贫的号召,和村里的贫困户们一起艰苦创业学技术谋发展。从基础学起,学习种养殖技术、养鸡、养鸭,农村有句话“家有千万,带毛不算”,家禽养殖结构单一,风险大,他又带领大家开始探索种养殖一体化发展,建立黄桃、剥皮山核桃种植基地;开展“稻虾套养”新模式;成立“吉仓”专业种养植农业合作社,逐步向产业化靠拢;紧扣“生态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产业振兴道路,为乡亲们摸索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硕果累累,技能培训打开销路。农村有句老话“人勤地不懒”,勤劳的周楼人将合作社打理的井井有条,黄桃树上硕果累累,销路虽好,但“吉仓”的品牌力还不够。勤学的杨新深感网络时代电商的重要性,自身能力的不足,报名参加了肥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并顺利结业,提升自己计算机水平,拓宽电商销售道路,让周楼“吉仓”品牌的鸡蛋、土鸡、黄桃、稻虾米不光要卖得掉,还要卖得好。严控产品质量,坚持绿色有机的产品定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电商平台下单购买,知名度稳步提升,不光让消费者吃的放心,还要让消费者记得住自己。“虽然干电商有点辛苦,但是看着这么多农产品顺利卖出去,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再累也是开心的。”杨新说。
产业脱贫,绿色发展生态柿树。该乡坚持建设“画里乡村,生态柿树”新理念。周楼村“吉仓”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流转土地500余亩,于2017年年底建立黄金蜜一号扶贫黄桃产业园,并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套种了50亩美国薄壳山核桃。2020年销售黄桃出共收益高达40万元以上,家禽、稻虾米销售利润10余万元,共带动脱贫户就业25户32人,每户家庭增收大约3000元。退伍军人杨新这样说道:“产业园的建立给脱贫户们带来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脱贫户家庭经济收入,同时也为村集体入股,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的保障,实现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杨新和他的产品
合作社产业园部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