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周云) 1月28日上午,阜南县金土地扶贫馆负责人来到合肥市肥西县检察院,送上绣有“消费扶贫政策好、以购代销显真情”字样的锦旗,表达对该院扶贫行动的赞许!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子存接过锦旗,高兴地说,虽然我们力量小,但是也要积极当好扶贫助农的“小助手”“好帮手”,为汇聚扶贫大能量作出应有贡献!
一直以来,该院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各项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扶助行动,提高扶贫质效,增强社会公信力。
强组织,注入扶贫保障力
“扶贫事业是大事业大行动,我们要从政治站位的高度、服务大局的广度、检察服务的深度、全员参与的强度来认识和推动这项工作”,这是肥西县检察院党组明确提出的工作要求。
近两年来,该院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以支部为单位建立“界河社区扶贫工作群”等多个扶贫工作群,便于组织沟通、统一行动;先后建立民事行政检察与法律援助工作协作机制、支持起诉工作机制、检调对接工作机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法律宣讲团队等,为常态化开展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开展近百次的扶贫济困行动中,各部门、各支部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和良性的互动关系,促进和推动了扶贫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该院先后3次收到扶贫对象送来锦旗,2次被评为肥西县“学雷锋示范点”,多人获评“岗位学雷锋标兵”“肥西好人”,其中1人荣获“合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见行动,爱心涌动扶贫路
2020年8月,肥西县检察院检察官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紫蓬镇白衣社区村民朱某奇的父亲因一起交通事故当场死亡,家庭十分困难,遂启动司法救助,高效完成受理、审查、审批、上报等一系列办理程序,获批救助金3万元,及时发放到位,助其度过生活难关。该院三年来共救助生活特别困难的刑事被害人、交通事故受害人等特殊群体26人,已发放救助金43.47万元,其中在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年救助12人,为历年最多、力度最大。2020年9月8日 ,因交通事故受重伤需长期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唐某,将一面刻着“倾情帮扶暖民心,为民解忧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该院,表达受助者的心声。
该院在畅通司法救助通道的同时,把扶贫解困工作融入到总体工作安排和日常工作中。结合实际,多次组织党员来到党建共建、“四联四定”的柏堰雅宛社区、香樟花园社区和新华社区及多个结对社区,走进困难老党员老村干、患重病群众、残疾和“五保户”的家庭,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带去检察机关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爱;每逢新年、“六一”、重阳、助残日等节日,院党总支、妇委会、共青团、工会都要不同形式地组织开展爱心行动。
该院浓厚的氛围,激发了大家爱心涌动。该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李华在做好本院志愿服务工作外,还加入肥西阳光爱心社志愿者。数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不懈地帮助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做好事,先后三次为患白血病的孩子捐款。他的志愿服务事迹深深感动他人。许多干警以其为榜样,积极投身于扶贫行动中。全院在开展“一对一”扶贫工作中,有的干警与帮扶对象建立了“亲戚”“朋友”般关系,有的及时为困难家庭排忧纾难,为残疾人送去轮椅、为困难学生送去学习用品等。大家在走访中,积极宣传党的脱贫攻坚决策、扶贫扶智及强农惠民政策,与社区干部共谋脱贫致富之路,增强困难群众战胜困难、摆脱贫困的信心,树立了良好党员形象、检察形象。
创特色,党建引领强自觉
2020年10月26日,该院开展主题为消费扶贫的“党日活动”。数十名党员,冒雨前往上派镇法治广场,参加大型扶贫产品消费活动。大家踊跃购物,表达对扶贫助农行动的支持。近年来,该院积极响应扶贫号召,鼓励大家积极消费扶贫产品,以实际行动支持扶贫、参与扶贫。在受到疫情影响下,该院鼓励党员干警通过网上网下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有的党员通过“学习强国”积分奖励,购买扶贫农副产品;有的干警通过线上多次消费扶贫产品,以尽微薄之力。
该院以小爱积大爱,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警把一片片爱心作为践行为民初心、服务宗旨的自觉行动。该院陆续推出“党建+扶贫”、“办案+扶贫”以及法治扶贫、消费扶贫等具有检察特色的扶贫行动,取得好效果,激发内动力。
在开展“办案+扶贫”行动中,该院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作用,加大对侵害困难群体利益犯罪的打击力度,快速批捕起诉,有力指控犯罪,以案释法弘扬法律威严。加大支持起诉力度,三年来办理50余件,有效支持和帮助权益受损困难群体通过诉讼实现诉求,减小社会矛盾,增强遇事找法用法的信心。在开展“法治扶贫”行动中,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害,结合办理的19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类犯罪,向6家金融机构发出《金融犯罪易发特点分析及治理建议》,助力监管治理。同时加强宣传,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检察在行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讲等,教育提醒群众捂好“钱袋子”,减少和防止因“案”致贫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