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刘志银 葛书晚)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开发式、造血式、输血式扶贫,让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新圩村脱贫户王章春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政府政策的扶持,依托养殖鸡场成功脱贫带领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出生于1967年的王章春,妻子体弱多病,常年需要吃药。4个子女中2个身患残疾,说话困难,需要戴助听器才能听到别人说话。为了给亲人治病,王章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背负了债务。种种原因造就的家庭负担使得王章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但他并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希望,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奋斗拼搏的精神。
“后来我就想着,不如搞点养殖,还能照顾家里。”为了改变家中的状态,王章春先后尝试了养猪、养龙虾来致富,却因为种种原因收益不太好,只能勉强维持家用,因此王章春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应该改变现在的状态。
“村里发现了我的难处,主动给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还帮我争取到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在山南镇新圩村两委的国家扶贫政策讲解和鼓励支持下,王章春又开始了养殖之路,这次他充分发挥本土的优势,养起了鸡场。前有肥西老母鸡的名声在外,为养殖铺下基石,后有国家的扶贫政策为养殖提供了保障,农村的广阔土地为养殖提供了场所。而后随着猪肉价格的上调,鸡肉作为猪肉的替代作品,市场需求更加旺盛,这更加有利于鸡的养殖。
2020年王章春抓住了鸡场养殖的项目,带给他较收益,一年的纯收入可达15万余元,还清了家里所欠的债务,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现在他的腰杆挺直了,说话更加自信了,代名词不再是贫困户了,而是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