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李小荣 赵杰) 火红的草莓,红火的日子。
时下,又到了草莓大量上市时节。近年来,肥东本土种植草莓的农户越来越多,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致富了一方百姓。
在合肥市长临河镇罗店社区,草莓大棚随处可见。这两年,通过种植草莓,解决了村里数十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大家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五千元左右……
回到家乡种起草莓
60岁的罗四保,是罗店社区的村民,种植大棚草莓约10亩。
老罗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直到2016年才回到家乡,搞起了种植。“在外面漂泊好多年,年龄也大了,所以就想回家发展。”罗四保在村里承包了60亩地,搞起蔬菜和草莓种植。
走进草莓大棚,感到一股春天般的温暖。记者留意发现,大棚内每隔十多米,就吊着一个小铁盘,上面放着炭。“种植草莓,温度控制最为重要,这些木炭就是给大棚升温的。”据老罗透露:前不久气温低的时候,他经常夜里两点来到大棚进行升温。
据了解,早在两个月前,老罗的草莓就开始陆续上市。“早期的草莓都很大,一般一个藤上就开一个花蕾,结出的草莓大的都有二两重。”老罗比画着告诉记者。个头大、品相好,再加上数量不多,自然价格就卖得高。“那时,草莓能卖到50块钱一斤。现在草莓大量上市了,价格最高也就在20块钱一斤左右。”
自打搞起了种植,罗四保几乎天天泡在大棚里。从每年的9月份下苗,一直要忙到第二年的四五月。“辛苦确实有点,可比起在外面打工,还是要好不少,毕竟在家门口,方便照顾家,收入也比打工高。”
解决就业带动增收
在大棚里,记者还看见两个工人正在剪去一些枯枝。据了解,老罗这里有四个固定的工人,忙的时候,工人数量会达到十几个。“我在这里干了一年多,这个时候,就在草莓大棚里忙忙,其他时候,也会去蔬菜大棚干活。收入按小时算,一个小时有十几块钱呢!”正在干活的胡大妈告诉记者。
说起草莓的销售,罗四保表示,零卖、批发、采摘几种方式都有。“按每米收入三百五十块钱来计算,每个大棚一年下来收入有三万多块钱,纯利润只有一半左右。”老罗说。“我一般负责种,妻子负责卖,孩子有时也会在网上帮我们卖卖。”
据了解,在罗店社区,像罗四保这样的草莓种植户还有不少。“草莓大棚约有300亩,可供市民采摘,也零售以及批发至合肥周谷堆市场。草莓大棚带动村里50人左右就业,人均年收入一万五千元左右。”社区副书记罗治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