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贺祥明 记者 胡昊) 近年来,滁州市来安县独山镇坚持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增强乡村振兴“造血活血”功能的重要抓手,立足实情,科学谋划,通过组织推动、项目撬动、能人带动、村企联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组织推动。该镇党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选优配强工作专班,及时研究出台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解。落实镇干部包保联系村制度,深入一线协调解决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上下沟通顺畅。建立“周亮晒、月调度、季督查通报”的工作机制,健全党委(扩大)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各村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督促各村抓好抓实三资盘活和项目实施,为乡村振兴筑牢组织堡垒。
项目撬动。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立足村情实际主动谋划史郢村养牛舍及其冷库等配套设施、曲涧村蛋鹌鹑养殖配套设施和王巷村螃蟹养殖厂房等3个项目,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建立完善产业项目库。同时,重点扶持蛋鹌鹑养殖、光美苗木种植、优质水稻栽培等特色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
能人带动。立足后备干部“4321”工作机制,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力度,重点选配农村致富带头人,着力打造村级后备人才“蓄水池”。目前全镇共有后备干部34名,其中致富带头人16名。同时,以“党组织+致富能人+农户”的模式,整合项目资金,流转农户土地,吸引能人大户出面成立苗木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专业合作社,持续增加村级收入,为乡村振兴储备优质人才。
村企联动。结合村企双方资源禀赋和需求清单,引导全镇7个行政村与19家企业结对共建,并围绕特色种养殖、中介服务等领域,积极谋划产业项目19个,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超90万元。同时,建立村企联席会议、“双向挂职”等制度,成立村企联合党组织,进一步凝聚了村企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