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的青通河经过青阳县朱备镇榨里村,夏末时节,清澈的河水中不时有鱼儿跳跃。
今年以来,池州市水利局从严落实河湖长制,发布市级总河长第4号令,组织实施“一令四行动”,全力打好“清江清河清湖”攻坚战。据悉,池州市连续3年获省政府表彰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市。
河道治理惠民生 乡村又添好风景
“原来这里河道两岸杂草丛生,岸坡塌方,河边还有垃圾。自从河道整治以后,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榨里村村民金为民笑道,村民们经常到河边散步,这里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
据青阳县河长办工作人员章寒碧介绍,青阳县青通河朱备段治理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11月完工。主要治理内容包括护岸险情段除险加固0.68km、防浪墙200m;朱备镇镇区至龙口桥段护岸护坡工程2.53km,防汛道路砼路面0.74km、沥青砼路面0.51km;过路涵洞2座、堰坝2座。
站在榨里村口的笔架桥上向沿河两岸望去,水清、岸绿、景美,让人心旷神怡。章寒碧告诉记者,青阳县青通河流域朱备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涉及朱备镇将军村及东桥村两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46.39km2。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广场及道路工程、封禁管育及村庄美化工程。
通过生态恢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措施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项行动出重拳 消除隐患保安全
今年3月5日,市委书记、市级总河长方正同志赴长江贵池段巡河履职时,指出长江乌沙段滩地内有多处滩地建房,要求及时进行清理整治。
经贵池区乌沙镇摸底调查,该镇长江外滩地内目前共有房屋121户,建筑面积13481.84平方米,涉及乌沙社区、新庄村2个村(社区),系1998~2001年移民建镇历史遗留问题。乌沙镇迅速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成立了10个工作专班。3月10日开始,10个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动员群众积极主动配合整改工作。
8月19日,记者来到乌沙镇乌沙社区,看到滩地内的违建房屋大部分已经拆除完毕。“目前已拆除房屋81户,拆除面积为7379.84平方米。由于长江乌沙段滩地建房问题为历史遗留问题,涉及群众较多,拆迁工作有一定难度。”乌沙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文专介绍道,下一步持续加大当年已享受政策户的房屋拆除力度,强化宣传动员,适时开展集中攻坚。同时,针对经核实确属当年未享受移民建镇政策补助户,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依规、稳妥化解”的原则,妥善解决。
据了解,“清江清河清湖”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8位市级河湖长分赴责任河湖开展巡河巡湖,共排查交办问题16个。此外,在集中深入排查时发现各类河湖“四乱”问题184处。截至目前,184处河湖“四乱”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共清理乱倒垃圾约640吨、拆除违建及历史遗留建筑约8430平方米、清除非法种植约320亩、拆除围网约4000米、清运覆平砂石约1100方。
河道管护长效化 水清岸绿展美颜
要保持河道水常清,关键还要靠后续的长效管护。池州市水利局将后续管护放在与生态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好管护责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巩固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成果。
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处主任刘升介绍说,在强化河湖管护基础方面,市水利局科学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完成规模以上58条河流、19个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明确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加强河湖岸线管控,编制完成4条河流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以及19个湖泊的保护规划暨岸线保护利用规划。
同时建立了村级护河员制度,印发《关于加强农村河湖管护全面建立村级护河员制度的通知》,聚焦补齐巡河护河“最后一公里”短板,增强基层巡河护河力量,延伸织密河湖管护网络,针对村级河流湖泊,统筹融合基层水管员、护林员、卫生保洁员、禁捕网格员、环境督察员等,逐步建立村级护河员巡护体系,将河湖管护工作落实到最基层、最前线。
此外,推进幸福河湖示范建设。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目标,对照省级幸福河湖建设标准,积极开展4条省级幸福河湖和4条市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通过幸福河湖的示范引领,促进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钱玉胜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