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 正文

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创业板指四连阴 北向资金净买入逾60亿

2021-08-16 16:44:47 来源:东方财富网   编辑:杨晓春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股三大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沪指全天维持震荡整理态势,收盘微幅上涨0.03%,收报3517.34点;深证成指小幅下跌0.71%,收报14693.74点;创业板指走势疲软,收盘跌幅达到1.31%,收报3301.39点,日K线四连阴。两市成交额超过1.25万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氢能源概念股大涨,有色金属板块大跌。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2.02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A股依然处于风格间和板块内的平衡过程中,并进入了政策观察期,市场重心将逐步从成长向价值偏移,成长内部则从高位赛道向低位赛道转换,在三季度末风格切换之前,配置上坚持成长制造和价值消费两手抓。首先,近期国内宏观数据整体偏弱,但市场反映已比较充分,预计8月末本轮散点疫情扰动会消散,9月末基本面预期开始修复。同时,信用风险对市场的压制缓解,但有序释放还需时间。其次,政策进入重要的观察期,预计“降准+MLF缩量”组合下,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专项债赶进度发行将提速,财政政策将发力布局跨年和跨周期调节。另外,市场已从对个别行业政策全面扩散的极端反应中修复。最后,美联储Taper方案落地渐行渐近,A股市场流动性依然维持紧平衡状态,资金跷跷板效应明显。预计市场重心将逐步从成长向价值偏移,但基本面因素制约下,风格切换要等到三季度末,当前配置上依然建议在成长制造和价值消费间保持均衡,其中,建议在成长板块里从高位赛道转向相对低位赛道转换,同时左侧布局价值板块中高景气的消费和医药。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随着权重企稳+中小板块拉升,市场向上发力有望延续。基于无风险利率与风险评价下行,风格上把握中盘蓝筹,行业配置上执手科技成长,新增建议关注券商银行。底层逻辑未变,分歧亦是共识。近期关于科技成长热门赛道的分歧再起,核心矛盾指向 “贵不贵”。我们认为,当前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预计下半年维持宽货币+稳信用的组合,在此背景之下,科技成长的盈利增速俨然成为市场共识。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盈利决胜负,而非估值比高低”,科技的景气周期+自上而下导向催化,仍是我们首要推荐的方向。从交易拥挤度来看,尽管筹码结构集中度有所提升,但当前市场TOP3行业成交占比34.37%,并未触及近十年以来的顶部位置,交易热度难言见顶。

中金公司判断,4月初至今表现强势的偏成长风格近期股价出现波动,与之相对应的是此前调整较多的部分“老白马”,如消费、价值蓝筹、周期板块中的龙头公司有所反弹。重申“轻指数,重结构”观点,在科技成长与“老白马”之间更加均衡,在继续关注科技成长景气持续性的同时,把控节奏、关注已经回调较多、估值具备吸引力的部分“老白马”个股。另外目前已经进入中报业绩披露高峰期,关注中报期间业绩可能超过或低于预期的板块和个股。配置建议:成长风格把控节奏,关注部分“老白马”。1)高景气度、中国已具备竞争力或正在壮大的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光伏、科技硬件与软件、电子半导体、部分制造业资本品等。估值趋高,短线波动加大,但中期可能依然积极;2)泛消费行业:在泛消费,包括日常用品、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轻工家居等领域自下而上择股;3)逐步降低周期配置但关注部分结构有利或具备结构性成长特征的周期:有色金属如锂等,化工以及受益于财富及资管大发展趋势的金融龙头。关注部分回调较多、估值已经具备吸引力的“老白马”个股。

西南证券表示,当前市场开始进入混沌期,前期上涨迅猛的板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而前期大跌的板块,有的有企稳迹象,有的则仍在震荡下跌通道中。从总量看,指数呈现震荡盘整态势,而从结构看,众多个股与某些细分领域仍然十分活跃。在这种状况下,从策略角度自上而下再次梳理下影响市场的五大因素,为综合判断市场走势和行业机会打下基础。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产业政策取向、外资等资金流向、中美关系博弈、新冠疫情反复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投资策略上,三季度可以进行军工、资源、黑色三足鼎立的布局。军工作为硬科技,也是相应板块中估值与业绩匹配最为合理的行业,同时中美关系的长期紧张,也使得军工的配置必要性增强。上游资源类供需两端形成行业景气,供给端由于疫情原因,得不到释放,而需求端,由于经济复苏持续,使得价格维持高位,行业景气持续。黑色系,由于成本端降价,但是生产端出厂价依然高位,行业盈利十分可观,迎来上涨窗口期。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